书香·父亲(求精)

初二 写人 1281字
2021-08-07 21:44:35

捧起一本饱经年华的《朝花夕拾》,已有些泛黄的书页和封皮挡不住鲁迅先生文字的魅力,沉浸书香中,徐徐而来的还有那个秋夜的记忆……

那是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晚上,我正伏案在书桌前抓耳挠腮,苦研数学题。

“又在做数学题啊,从放学到现在也个把小时了,要不歇歇,看看书?”又是熟悉的语调,熟悉的话语。我抬起头,果然看见父亲身子斜靠在木头门框上,一手捧着那本陈旧的《朝花夕拾》,另一支手插在那洗得已经褪色裤子的兜儿里,脸上略带严肃之色。

“还有半面就做完了,等等吧。”我有些漫不经心地回答。以为父亲只会转身离开,没想到他竟拉开我旁边的座椅,就坐下来看起来了书,还嘴里喃喃自语道:“鲁迅先生的文字真的值得好好品味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句话‘更不必说……,更不必说……’排比用得真好,想想我的童年啊,也是上山砍柴放牛,下地放水插秧,充实得很呐,但我怎么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

父亲来自农村,经常听他讲起小时候的故事,比如上学穿中山装与其他同学的小西服格格不入,然后跟家里闹脾气;上山砍柴树木倒下来差点被砸断腿;自己坐着拖拉机赶县城中考等等,但更多的是听他念叨他高中时期语文老师上课有多生动有趣,然后听他讲述各种文人名篇,但总是那么几篇来来回回,但是当看着他兴致勃勃的样子,一句表达厌烦的话也说不出口。他平时也喜欢在网上看看文章,每每看见好句子,就乐呵呵得从床上蹦起,然后举着手机指给我看,伴着喜悦的目光,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今晚也不例外。当发现这本《朝花夕拾》后面还有几篇鲁迅先生其他的文章时,他喜笑颜开。并且他又发觉其中一篇《纪念刘和珍君》是他的高中课文,就迫不及待地要和我分享。但正研究数学题的我并没有心思去听,嗯嗯地搪塞完,又没了回音。

过了半晌,我终于做完了数学题,合上作业本,才发现父亲的身影早已无影无踪,只有一本孤零零的《朝花夕拾》躺在桌角。我轻轻拿来,书自然地翻到有折角的那页——《纪念刘和珍君》。我脑海顿时闪过之前的画面,心底歉意席卷。

我捧着书,想回房间坐床上看,当睡前消遣。除了我的书房外,其它灯早已熄灭。我轻手轻脚地关灯、回房。当我推开我的卧室门,床前的小台灯昏暗的灯光给我了一丝慰藉。但窄小的单人床多了突兀的存在——父亲坐在床边,靠着床头,穿着单衣睡着了。很明显是坐着睡着的。我的眼眶湿润了。我望了望床头窗户外的夜空,月光皎洁而没有往日明亮,反而衬托了星光。接着我为父亲盖上毯子,打开暖气,退出了房间,坐在沙发上读完了《纪念刘和珍君»后,带着书香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醒来,耳畔是父亲责备的话语:“女儿啊,昨晚是你开的暖气吗?还没到深冬开什么暖气啊,我哪有那么金贵,浪费一晚上电费钱!”我有些为他的逞能无奈。

“啊对,昨晚那篇文章你看了没有啊?我来跟你分析分析,你看看鲁迅先生有多么高尚的情怀啊!”话锋一转,我俩就坐在沙发上看起了书。我不时抬头望望他,眼底浮现他短而稀疏头发已染上了雪白,昨晚的心酸又重现。“啪嗒”,泪滴滚落,狼狈地急忙擦干。来不及多想,耳边不停的话语,促使我又和他一起沉醉于书香中……

愿岁月有情,不在你已有些佝偻的背上停留,不在你的发鬓、你的眼角过多雕琢,不求时光倒流,只愿如今的平淡生活长留,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