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下云海,送去彼岸

初二 写人 966字
2021-07-01 19:49:57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这或许是刚强的水浒中最柔情的话吧,可见便是硬汉也无奈时光的飞逝,也躲不过时间的悲欢离合。

这是无声的祭奠。

十二三岁花儿般美好的年纪,却迎来一次悲痛的离别。这是六年的告别仪式,在这里,伴着青春的流逝和年华侵染。一花一草,似乎都镌刻进脑海。六年的光阴,无数次的奔跑,多少次在校园里游逛?留下爱的足迹,无声地向过往的人讲述,只属于我们的故事。我记得午后在林荫小道上散步谈天,记得趁着午休时间,在某些鲜为人知的教室里或角落分享零食,记得每次课间游戏的欢乐,记得每个老师以同学温馨的帮助。记得每个别扭的瞬间……可如今他却无法再书写下去,当摄像师说123茄子……就知道这列车已经到达终点。

踏进报告厅,这个充满回忆的场所,长达几小时的毕业典礼。只希望它能长一点,再长一点,长到能把这里的一切都永远刻进我的脑海。永不忘记六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匆匆而逝,一笔带过。

那一刻我才明白《欢乐颂》中关雎尔的那一句“长大好累呀!”,多么苍白,多么无力。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是还没等你说愿意,就要匆匆说告别。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时光浅浅,五味杂陈,亦似璀璨星火。

烟火四散,照见了她的身影,朦朦胧胧,带着桂花香。记忆中的每个金秋,她都领着我去桂花树底下,挎着自己编的竹篮子,釆下一小撮一小撮的金色。七八岁的我还矮,够不到,她怕我摔着,只让我躲在树荫下,吹着徐徐凉风,她边摘边讲着一个个彩色的故事。吸满了清香,听饱了故事,竹篮便也满满到到了,她笑眯眯地牵起我的手:“走,阿婆给你做桂花糕。

她做的桂花糕,堪称一绝,那是为我而做的,满足着我特殊的口味需求,我细品着清甜之下,运着秋的清凉,夹着阿婆的暖意。

我记得那次离别,她僵直的站在路口向我们招手:下次别忘回来,阿婆再给你做桂花糕吃。我笑着点头,一口应下。在远去的车窗里,我隐隐约约瞧见外婆的嘴在动,可窗外嘈杂的声音已盖过了一切,糊住了耳朵,糊住了视线。再见外婆只能通过手机视频,视频那头外婆早已准备好了桂花糕,而我却食言了。一年两年,我再也没能在金秋时节去到外婆身边。每每嗅着校园内的桂花香,我似乎能看见她老人家独自站在桂花树下,眼底淌出的忧伤,黯淡了岁月,暗淡了离别。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人寿几何?是如朝霜,时无重至,华无再阳。

于是便渐渐不能忘却,这残留心底的遗憾。“休对故人恩故园,且将新酒代新荣。诗酒趁年华。”苏先生也懂,所以当下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晚霞渐渐淡了,余晖留给路人无限的遐想,扯下一片云海,织成绸缎,对着藏起来的彼岸苦苦寻觅,最终,道一句再见。

于是,为求当下,扯下云海,送去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