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
——题记
在我们班,总是流传着这么这么一句话:“‘洋’言‘洋’语‘洋’老师。”那么,我们口中的“洋”老师究竟是谁呢? 且听我细细跟你谈。
他呀,我们的语文老师,已经年过半百了,从教已有三十余年,鬓发也已经白了,他把他的终生都奉献给了老师这个职业。我们也曾不止一次听他说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那么的优美,我曾多次在我的工作日记中毫无保留的抒发对语文的热爱之情,我深深地热爱语文!”
“洋”老师,您还记得吗?那是开学第一天,您来到我们班上课,说的第一句话便是:“黑板怎么擦成这样?这不是糊弄洋鬼子吗?吃粉笔面子少活十年!”我们顿时哄堂大笑。(前提声明:“洋”老师并不是什么奇葩的外号,而是让我们感到很亲密的称呼。)然后您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还特地叮嘱道:“记住我的名字,别等着教你们一顿连我叫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们对您的印象更深刻了。
曾经我一直觉得,语文,乃枯燥无味也,但自从上了您的课以后,我才发现,我竟深深地爱上了语文。
您的语文课,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您口中的历史故事,变得那么生动;您口中的语法,变得通俗易懂;您口中的文言文,也变得妙趣横生。您总是在上课时给我们讲一个个历史故事,而且还变换了语言,必要时还会加上动作表演给我们看,十分生动有趣。记得您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语文课可不比那个英格利士(英语)跟三角形(数学)简单?就算从门口叫来一个保安也能听懂,恐怕三角形跟英格利士就未必了吧。”我印象最深的您讲的一个故事,关于潘金莲跟武大郎的那些事。您说到武大郎时,还特地屈腿弯腰表演给我们看:“知道土行孙吗?武大郎就这么高的个儿。”又是一阵欢声笑语。您在讲语法是时候,那夸张的神情动作让我们印象深刻。您用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学会了划分句子成分。每当有人回答对问题时,您总会给予我们肯定:“你真是太伟大了!”就这样,我们爱上了语文,犹如一条条不知疲倦的鱼,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成长。
“洋”老师,您是我们全班公认的副班主任,在老班不在的时候,就是您领导我们。我曾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洋”老师您是我们的班主任该有多好啊。您是从毕业班下来的,带领了十几届毕业班的他自然也有一定的实力。妙语连珠,出口成章是语文的最高境界,您就做到了这点,只见您眼睛一眨,优美的语句便脱口而出。您说,您曾数次参加过中考阅卷,且对作文的造诣极深,甚至一连几次猜到了中考的试题。您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自己对语文的热爱,我们也受了您的熏陶,我发现,我爱上了语文。
何其之荣幸,遇见您。
我喜欢听您朗读课文,那是一种美的享受。您第一次在我们班朗读课文,是读的《回延安》这课,或许是您读的太夸张了,太深情了,您一开口,我们便哄堂大笑。但后来,我们不笑了,开始认真聆听起来,渐渐的,眼眶湿润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已成了那个离开家乡的孩子,经过许多艰难后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延安母亲的怀抱。一文毕,掌声雷动。我们能感受到您对待语文的那种认真。但这是,您又幽默了起来:“好了好了,不用欢迎了。”然后,欢声笑语在校园上空回响。
记忆里有一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那是一天晚上,我们上着晚自习,不巧却停水了,这可把我们渴坏了,但是老班已经回家了,我们可怎么办啊。还好恰逢您在校,您便让几个男生搬过来两桶大桶水,要给我们倒水,我们可高兴坏了,您边给我们倒水,便跟我们讲述上节课在七班的趣事:“上节课在七班上课,不是停水了嘛,我就跟七班在那儿烧水,结果烧了一节课都没烧开,学校那六块钱买的假壶真不能信…”我们都被逗乐了。您就像一束光,温暖了我们的心;您就像一盏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您就像一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
何其之荣幸,遇见您。
您对我们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我们都懂。记得去基地的那些日子,老班不在身边,是您带领着我们。我们在食堂吃饭,别的老师也都去吃饭了,只有您在食堂里转悠着,还时不时提醒着我们:“多吃点,不够再去打,一定要吃饱,别不好意思。”顿时,一缕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嘘,不必说,我们都懂。
我偶然瞥见,您的白发似乎又添了几根。
“洋”老师,何其荣幸遇见您啊!因为您,我爱上了语文,爱上了朗读,爱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有两个月我们可能就要分开了,这段时间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好好学习语文,为这学期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