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了陈之潘的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钓胜于鱼》。作者欣赏一位老教授的话:"我是为钓,而不是为鱼。"从中引出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的一生,不能只追求名利,重要的是专心于“钓"。
我突然想起了一个这样的女孩子:她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她脸上总挂着浅浅的笑。尽管她并不漂亮,伙伴们说她:“你一笑,眼睛都没了。"她却微微一笑,说:“不要紧,别人看的不是我的眼睛,而是我的笑容。”你们看,笑的目的不是为眼,为什么?难道这也隐藏着“钓胜于鱼的哲理”?
别急,听我往下讲:无论在哪碰见同学,她总是先来一个亲切的微笑,再热情地打招呼;放学时与伙伴们道别,照例又是她依依不舍的笑脸;与同学闹了矛盾,她从不马上冲过去道歉,而是在第二天,远远地送来一个温和的笑容,然后一切步入正轨。她似乎宁愿把所有的语言都聚集在微笑中。
有人告诉她,这个世界多么复杂,人心多么难测。她却平静的说:“ 我知道,可我不需要把自己投入复杂之中,并不是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恶,ok?”随后,送上一个开心的笑容。她是那么坚信自己微笑的魅力,以至于照相时,伙伴们总说:“你要是不笑,就不够味儿了。”
这么一个并不美丽的女孩,因为她真挚的笑,所以她感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那么可爱,感到这个世界色彩斑斓。
噢,我终于明白了:在女孩的笑容里,有她十三年来对人生浅浅的体验。对于所得到的和付出的思索,都如春天的细雨一般注入她每一次微笑地流露中,她知道尽管自己的微笑很渺小,但是这小小的微笑可以悄悄改变一些人,改变这个复杂世界中小小的一部分。
我认为,这一点足可以说明:"笑的目的不是为眼。”这也是让人深思的哲理,至少是那个女孩儿的人生体验。
大家猜到她是谁了吗?这个女孩--就是我。
还有今天这篇作文。我知道自己的作文不会石破天惊,可我依然满怀微笑的倾吐了。我这个人呀,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