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壳,也叫贝壳,它曾经也可以选择做一枚珍珠。但它却愿意用壳阻挡风雨,用血肉磨沙无论是否真的能磨成珠。--题记
早在《黄帝神传》中就有所记载,说是每个贝壳在大海潮落的那一刻它都能抉择,可以选择做一枚珍珠或是做一只蚌壳。
蚌壳,它从前不叫蚌壳,叫贝壳。小时候,我没有注意,直到现在我才感悟。我的母亲曾经也是一个孩子,她有她的青春,她的秀雅,她的气质。母亲很爱拿出她曾经的照片给我看,那是一个明眸皓齿,亭亭玉立,秀外慧中的女子,可这一切结束在了她有了我之后。母亲小时候从来没有自己做过饭,烧过菜,洗过衣服,打扫过家里。从小家碧玉到母亲仿佛对于她就是那么一瞬间。
在海底的角落,当贝壳静静地躺在柔软的沙泥之上,享受着大海的宁静与和谐
时,一粒沙砾却随风而至,不经意间落入了它的怀抱。那依然柔嫩的贝壳却在潮落的那一刻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它要做一只蚌壳。
这一决定,对于贝壳而言,意味着漫长的痛苦与牺牲,蚌壳的身份说开始就开始了。十年多,母亲的手被无数次割伤,烫破可却仍要浸在黏糊糊的洗衣液里;最热的夏天,站在最热的煤气灶前;最冷的深冬,双手无数次龟裂…沙砾在它的体内摩擦,每一次潮起潮落,都带来难以言喻的疼痛。
后来,我问母亲后不后悔当一位母亲。她跟我说,她义无反顾,如果还有一次她还是这么选择。就像蚌壳,它不能后悔,只要决定了就要用自己的外壳去抵挡海风的侵袭,用自己的血肉与沙砾共存。她说小时候,她从来没有感受过“责任”两个字沉甸甸的分量直到做了母亲。她说她未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那个母亲,可她
一直会是最爱我的那个人。她说我以后不一定会留住身边所有的熙熙攘攘,但她不会离开。对,她没有离开过。,最讨
厌医学的她会为了我小时候的病查阅无数令她头疼至极的资料。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的壳渐渐变得粗糙,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它怀里始终有那么一颗沙砾,棱角还是那么分明。蚌壳不会知道自己的那颗沙砾能否磨成珍珠,但那是它的责任,它的使命。母亲会在我最烦躁的时候提醒我穿上衣服;在我最叛逆的时候大声呵斥,让我的心回归平静,认清现实;在我最痛苦的时候,狠下心来让我独自破冰斩浪,自我成长。她用我曾经最最无法理解的琐碎,距离感让我成长地更快,更深。从前,她是这样,现在她是这样,未来她说她还是会这样。面对我的气急败坏,她只是会不断地跟我说我长大就懂了。渐渐的,沙砾只是慢慢变平,如今我懂了很多。我变了,我的母亲还是从前。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母亲的青丝变白发见证着她的付出,蚌壳的凹裂见证着它的无悔和我的成长。我与我的母亲就是世上最好的搭配,最独一无二的组合。
多少沙砾能成珠,是独属于大海的一个谜。但在那个充满变数的大海,蚌壳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用自己的全部诠释了爱与伟大,铸就了一个贝壳的传奇。
长大之后才发现,我的每一次雀跃背后是你的负重前行。——后记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有条理性,取材真实,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