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友谊不只是亲密的关系,更是一次心灵的相遇。在班上,我正有这样的一位真正的朋友。
他与我是相同身高,相同身材,同样近视,同样喜欢上扬嘴角。不经意看到小学的毕业照,哎呀,我们脸型竟也有些相似!但细看,他的头发可比我要长,眼镜也是更大更圆的那种。难怪同学说他像“哈利波特”呢,这一幅文艺青年的模样,可是精气神十足。
虽说不能以貌取人,但他真的是在气质上就不一般。学习生活中,他更是优秀。
步入了初中,身为他的小学同学的我,发现他似乎变了个人。新学期刚开始,他就悄悄地成为了值日班长,又悄悄地把数学组长,语文组长等各个职务都“抢”了过来。他如同已经化茧成蝶,一飞而起。不知是从哪一天起,他课间也开始做练习了。我冲上前去,半开玩笑的夺过他手中飞舞的笔,大声道:“你改悔罢!”而他,却仍是那幅平静的样子,用《战争与和平》中的名言回敬我:“每个人都像一个苹果,你的缺点更多是因为你的芳香使上帝多咬了一口。”我仔细看,只见此时的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此我,对他又多了一份像对老师一样的恭敬。
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而他正是一面明镜,对我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在生物课上,众人皆语而唯他独学,在杂草之中是一枝独秀。虽然我也努力去听,但怎奈何这天赋“八角笼”把我困住。每当我欲言放弃,快要“开小差”时,他突然伸出手来,碰一下我的胳膊,又把手伸回去,再指指自己的书。最后再轻声提醒我一句:“讲到这了,快认真听。”此时的他好如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苦口婆心地劝导着我。我只感到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样的事不少。每当我遇到不会的题目,遇到悲伤的事,他总会出现在我面前。
现在他已经不是我的同桌了。但一有时间,我便仍会到他那里去。我们一起探讨问题,一起“侃大山”,一起享受最快乐的时光。
知者难觅,知己难求。孙嘉晋兄,“士为知己者死”,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