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青团

初二 写人 981字
2024-04-18 18:03:01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些味道,如诗如画,深深镌刻在记忆深处。对我来说,那便是姥姥亲手制作的青团,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乡愁与亲情的寄托。

每年清明前后,草长莺飞,田野间艾草葱郁,姥姥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制作那承载着家的味道、春的气息的青团。她身着素雅的蓝布衣裳,步履稳健地走向田野,精心挑选鲜嫩的艾草。那一抹翠绿,仿佛是春天赠予人间的翡翠,也预示着青团制作的序幕即将拉开。

采摘回来的艾草,在姥姥一双巧手的揉搓、烹煮下,化作一汪碧绿的汁液,那是青团的灵魂所在。接着,她将糯米粉与艾草汁交融,双手上下翻飞,揉捏成团,再裹入细腻的豆沙或香甜的枣泥馅料。每一道工序,都倾注了姥姥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人的深情。她的手指虽已布满岁月的痕迹,但那份专注与执着,却让每一个青团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青团蒸熟后,揭开锅盖的一刹那,热气腾腾中,一股独特的艾草香与糯米香交织在一起,瞬间弥漫整个厨房,那是属于春天的独特香气,也是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青团色泽鲜亮,宛如一块块翡翠镶嵌在白色的蒸笼里,晶莹剔透的外皮包裹着饱满的馅心,令人垂涎欲滴。

咬一口姥姥的青团,外皮软糯而不粘牙,艾草的清香与糯米的醇厚完美融合,馅料甜而不腻,满口生香。每一口咀嚼,都是味蕾与情感的双重享受,仿佛能品尝到春天的清新、田野的宽广以及姥姥无尽的关爱。那些熟悉的场景,那些温馨的画面,都在这小小的青团中得以重现,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老宅院落,感受到家的温度。

姥姥的青团,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食,更是一个家族文化的传承符号,一种乡愁的寄托。它承载着姥姥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对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每一次品尝,都让我深深体会到,那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情感纽带,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故乡与远方的桥梁。

如今,虽然姥姥已离世多年,但每当清明时节,我仍会按照她的方法,亲手制作青团,以此怀念她,铭记那段美好的岁月。那翠绿的色泽,馥郁的香气,软糯的口感,都仿佛让我再次看到姥姥忙碌的身影,听到她慈祥的话语。姥姥的青团,就像一首永不消逝的田园诗篇,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品尝一口,就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故乡。

这就是姥姥的青团,一份满载乡愁与爱的绿色诗篇,它以朴实无华的方式,讲述着生活的故事,传递着亲情的温度,成为了我心中永恒的记忆,也是我人生旅途上最珍贵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