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素有“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山盛况,俨然一幅缓缓展开的国画长卷。历史上李白、杜牧、苏轼等诸多文人墨客都在瘦西湖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词章,如“烟花三月下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不胜枚举。
一轮明月从群山中升起,地上的人影格外清晰,我们一家人走进了瘦西湖景区。道路两旁,树叶被荧光灯照的发亮——那些树叶呈现出半紫半红、时黄时绿的杂糅之色,仿佛一幅幅绚烂的水彩画。走上拱桥,你能看见远出的楼外楼。楼内灯火通明,楼外山水迤逦,湖色怡人。在古廊间踱步,想象那盛唐光景:有人倚廊柱歇脚,有人靠在石栏上望月吟诗,有人在木板上题字,老人下棋,孩童爬树捉知了……千年来的风流人物,面对的是同一轮明月。
顺着古廊一直走到广场,这时,忽闻击鼓声,映入眼帘的是广场前方的湖面。喷泉和着鼓点喷涌,有投影仪将画面投射到溅起的水柱上,图案不断变化,广场上的音响介绍着瘦西湖的历史。之后,音乐喷泉开始花式表演,水柱一会儿向外扩散,一会儿向内聚拢,最后一下喷的最高,像一条巨龙出水,直冲云霄,过了好久,才化作一场斜风细雨。
欣赏完精彩的喷泉演出,我们来到渡口,坐上了一艘画舫,游览二十四桥美景。透过舷窗向外望,岸边是星光般朦胧的灯光,船㵪起的层层水波看的人心潮澎湃。船驶过一座座桥,身边的景千变万化。湖心的岛屿、街上的游人、漆黑的瓦片、墙上的灯笼、青山中的亭台楼阁,所有一切都在湖中沉淀,那些倒影在水中嵌的很深很深,交织再展开,热闹非凡。而那些点点星光最终也耐不住寂寞,在水天交接处下沉,化作一池萍碎。微风吹皱湖面,柳枝在水中摇曳,湖水荡起圈圈涟漪。就像《题龙阳县青草湖》中所写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船儿晃晃悠悠,我们陶醉在清风朗月中。
四海广阔无垠,人生很长,也许多年后再遇到这样的山水,我仍能在记忆中的最深处找到这时的美。
教师点评:携着一轮明月,作者踏入了瘦西湖景区,认识了美丽的瘦西湖,并以文字记录了自己这次游玩的经历。本文篇幅较长,但是条理清楚,一目了然。第一自然段引用古诗,交代了写作对象,点明标题,引出下文。第二至四自然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以脚步为线索,简单介绍了这次夜游的经历,并将自己的所见所想、沿途的风景亮点、观景时的联想感触融入其中,文章主体脉络浮现,丰富的内容也围绕主体有序展开,合理的架构得以形成。结尾有总结,但可惜的是未能紧扣中心。整体来看,读者能从作者细腻的文笔中感受到瘦西湖无与伦比的美丽,可见文章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期待作者写出更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