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细细品味

初二 写景 1445字
2023-10-31 23:24:47

我从未认真观察过这里,哪怕是一星半点。原来在我从未进入的这片园子,我错过了那么多风景,哪怕是一片树叶,也值得我细细品味。

——题记

跟随老师的脚步,我们走出了班级,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写作,这堂课便用来观察校内君子园的风景。

我们先来到了高处,眺望君子园。

现在已是秋天,校园外的树,大多树叶已枯落,唯有我们校园内的树木,还是郁郁葱葱,叶并未有泛黄,树树绿色,到处是生机勃勃,就仿佛与世隔绝了般,唯有我们还处在夏天,而夏天从未离去。从高处眺望,只见树木各有高低,争相比高。枝叶浓郁繁茂,仿佛是一大片的森林。安静的校园内,我清楚的听见了鸟的鸣叫,它们用婉转动听的歌喉,正在为祖国的花朵高歌赞叹。

下了台阶,我们来到了君子园的边上。近看边上的树木,只见树上开着簇簇百花,更多的是黄色未开放的小花苞。向园内望去,粉色红色的月季尤为显眼。我们走进了园内,映入眼帘的便是君子文化。在我校以君子文化为主,校园内无处不充斥着君子文化风气,由此我们校内有一座君子园。我望着君子园内的字牌,细细品读着君子的含义,还未等我理解透彻,我便被旁边的桂树吸引了。只见桂花树上的桂花已成枯褐色,现在这个时候,桂花就已经枯落了,而它们却顽强地挂在枝头,坚持着不到生命最后一刻也不掉落,我竟从它们身上体会到了君子的含义,我想,这应该就是君子以自强不息。

赞叹完桂花,我又来到了君子言边的小水池旁。水池中间坐立着假山,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有山有水才是一处好地方,好风景,所以,便有了水池中间的这座假山。我望着这水面,上面飘了一些落叶,在微风的带领下,它们缓慢的漂流。像一只只小船,在讲面上漫无目的的漂,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我所学的诗句“江流飘荡,任意东西。”

看完了小池,我们又置身前往下一个地方。同学们走在前面,而我只是低着头,看着脚下用瓷砖铺成的小路,一步一步慢慢走着。层层树叶遮住了倾撒下的阳光,碎在地上化作斑驳的绿阴,树顶上微风拂过,叶片在枝头涌动,沙沙作响,突然我灵感大发,提笔在纸张上记下,可叶的倒影却出现在了我的本子上,于是我勾勒出了它的形状,觉得它便是我最好的灵感。

走着走着便来到了一座亭子前,他们观察着亭子,而我却四处张望,观察着树木,我与他们不一样,我喜欢独处在我自己的世界,我有自己的想法。隔绝了他们的吵闹声,我的世界安静了下来。有一股熟悉的香味使我嗅了嗅鼻子,低头看,才放学是脚前脚下黑色绿色的小豆豆散发出的香味,在抬头看,还是从我身后的树上掉落而来。这棵树我叫不上它的名字,但是它很常见,它自身散发的味道独特而又迷人,我贪婪的又闻了闻,想多体会一点它的味道。

他们又出发了,我不紧不慢的跟在他们身后,又来到了一处小石亭。只见紫丁香藤绕着石柱蜿蜒曲折的向上肆意生长。他们为没有为它停留脚步,很快便路过了它,来到了一座略大的古风亭廊,我也只是匆匆看了一眼,跟上了他们的步伐。

建起庭廊的每一根柱子上,都刻上了千古名句,这个亭廊开头处还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馨徳”。

逛完君子园后,我们又来到了芙蓉池边上的一个岁月悠久的梧桐树这。他们迫不及待的走向梧桐树,而我却仔细观察着芙蓉池。只见芙蓉池的边上杨柳垂下,轻浮水面,泛起浅浅的涟漪,掀起淡淡的波纹,动作极其轻柔,满是温柔与怜惜。

无奈我喉咙干涩,赞不完这美不胜收;笔水流尽,写不完这风景如画;纸页墨满,空不出地方落笔。

今日一赏,才发现校园无处不蕴含着君子文化。我何其有幸?才能让父母赐予我名字中带含“君”字,也是在今日,我才彻底体会到“君”这一字之美,中华文化不愧是博大精深。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文章移步换景,描写全面,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对景物形成了解。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