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我喜欢。无论何时的风,我都喜欢。他的形象永远那么能令我陶醉。
春,百花齐放,郁郁惶惶。
和煦的东风,送来一小片乌云,惊雷一过,风连忙伴着雨,吹醒了,依恋于冬梦中的大地。和水化冻,泉水叮咚。大地上厚厚的雪被悄然化去,星星点点的花朵探出头来,迎接那和煦的春风,绵绵的春雨。青蛙,菜蛇,刺猬,鱼儿,爬的爬,跳的跳,游的游,纷纷赶去参加春的聚会。
夏,酷暑骄阳,待风送爽。
夏日的东南风,可谓是人们最期待的。夏风,活泼,调皮,不知哪卷来一朵乌云,就急急忙忙带着豆大的雨点莅临人间。为什么呢?因为夏之演唱会开始了。嘿,你听,雨点打在了窗子上,平静的湖面上弹出了一首夏天进行曲:“铛铛,叮~咚,铛,铛~铛,叮叮咚……”风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摇起了“沙锤”:“哗啦啦。刷啦啦!”蝉鸣与蛙鼓也加入了这场演唱会,打着节奏……
秋,天高云淡,燥热怯亡。
当叶都换上了秋的盛装。风也开始敛声屏息了。农民们也忙着收割稻谷。突然,不远处的树轻轻摇曳起来,你们可知道是调皮的风的造访?秋天的西风不爱露面,只是总去找树叶玩耍。一片金黄,小叶已经脱离了大树,准备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风却跑过去呼的一吹,又把叶片吹入空中,并与其一前一后开始了追逐嬉戏。当其回到小树林时,大树们又一起鼓掌欢迎。
冬,银装素裹,冰封雪扬。
也许到冬天。我会讨厌风吧?在大家的字典中,冬日的西北风,好像都是冷的代言人,不是冬风刺骨,便是寒风冷冽。我倒是觉得冬风,也别有他的一番风味。驱车去往郊区,站在小山丘上披一件风衣,随意的让风吹起我的风衣,望望一览无余的野景,山顶,树冠,小路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风,大了,我紧紧抓住领在风中凌乱。
我,是一个喜欢风的人。
教师点评:风是我们写景中常会用到的一个题材和素材,但是因为风的无形,要写好它并不容易。而这篇文章的出色之处就在于作者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风。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奥秘就在于作者把握住了风的影响。作者将风置于四季之中,着重描述了风给四季带来的变化——春风带来了雨,夏风送走了热,秋风丰富了自然的活动,冬风吹出了别样的风味。变化是实在的,感受是真切的,风的形态以一种侧面的形式被捕捉和呈现,反而达到了直接的效果。这也可见作者观察之细微、视角之独到。以背景衬托景物,以场景凸显景致,文章的这番“曲线救国”的思路,为我们在描写风乃至描写风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