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便是昏暗的灯光,蓝色的窗帘,心情没来由地有些烦闷。
我起身去拉窗帘。晨曦的微光透过厚厚的窗棂,零零散散落下几束在黑木地板上,光与影交织着,变幻莫测。
倚在窗旁,扶手上凉凉的,有些许寒意。望向窗外的世界,只见天色昏暗,正是黎明。远处若隐若现的黛山被晨雾藏匿,看不清轮廓。街上行人不多,很安静,只偶尔会传来野猫穿过草丛的窸窸窣窣声。窗旁有捧蔷薇,风一吹,鼻尖萦绕着幽雅的甜香,为世间又添了一份静谧。
世界在沉睡。
我静静的听着黎明时分万物的喃喃絮语。
一声清脆的鸟鸣刺破了晨间的浓雾,随即有更多的鸟儿前来附和。世界逐渐清晰起来,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火红的太阳露出一半在山尖,天边云霞绚烂,山儿也染上了绮丽的碎金光泽。那一旁摇曳的蔷薇也被衬的光华流转,耀眼夺目,给人以朝气优雅的感官,令人联想到欧洲中世纪的贵族淑女,一举一动都高贵至极。
再过了十来分钟,人群忽然多了起来,喧嚣声忽然增大,连吹过的风都夹杂着人们的只言片语。这变化是在点点滴滴中发生的,令人难以察觉。马路两旁的松柏四季常青,翠色欲滴,人群黑压压一片向前涌动着,像一片黑色的潮水在翻滚。每个人就像只小蚂蚁。
两个时间段的风景截然不同,就像两个极端。
天空明朗,是大海的颜色,骄阳悬挂,有几朵白云飘过,蝶儿飞去点缀其间。像一幅画,一幅孩童笔下关于春天笨拙而又最嫩的涂鸦,充满了新生的希望。
似心有所感,我向对面更高的楼层望去。一个人站在天台上看风景,是个高高瘦瘦的女人。
她看见我了,朝我笑笑。
这让我想起了卞之琳的《断章》。
别人是我的风景。
而我,也是别人的风景。
房内传来一声叫唤,我应一声退出来,关上窗,拉上窗帘。
光线霎时昏暗下来,暖黄色的灯光有种不切实际的感觉。
窗外还是那副艳丽的景色,天空依旧蔚蓝,那个女人依旧站在天台上,人群依旧熙攘,半分声音也无。仿佛一场人间哑剧,鱼贯的人群拥有荒诞可笑的美丽。
那是窗外的世界,尽管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我仍能感受到它的美丽。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清晰,情感真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作者情感真切,文笔优美,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