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见证岁月的青墙,早已爬满了青苔。我幼时总想爬奶奶却不让爬的那棵老树,如今竟然与紫藤罗共结连理了,缠缠绵绵,风雨沧桑,好像一对恩爱的恋人。
奶奶门前那三级台阶,早已苔藓密布。我幼时最喜爱的木门,此时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见证着小巷的变迁。若不是记得门前的石碑,我定寻不到这儿来,那碑仍是漆黑的,小时候,我就爱摸上面的字,虽然当时我还没有识字,如今他已同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独自守望着空门。门中别无他物,唯有一口古井。
儿时的记忆中,古井是十分神秘的。奶奶说,从前这里发生过旱灾,但由于这里人心肠好,神仙就变出一口水井。就是那口“仙人井”永不干枯。如今看来,这口井已经被泥土尘封,虽然井上的辘轳仍在,但我再也无法喝这古井凉澈的甘露了。暮然回过头来,只见环门的拐角处绿荫浮动,我揉了揉眼,走进去看,原来是个小池塘,小时候我听奶奶说台湾有个“日月潭”,我就把这池塘叫做“日月塘”,并幻想有一天“日月潭”能与我这“日月塘”相连。几十年过去了,它没有被岁月的年轮磨灭,却愈加斗志昂扬。池中的绿荷虽然不曾长出荷花来,却时时透着令人神往的生命气息。
我辗转来回走出故居,远处花舍下,泥土中,仍有几株傲慢十足的红玫瑰,纵然地上落满了花瓣,鲜艳的花,青绿的墙,漆黑的碑,鲜绿的荷,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好一副精妙的山水风情画。
小巷的尽头住着一位老人,他如今依然健在,他的话就如他的人一样。——人老心不老。他曾经对我说:“只要心灵不老,只要思想年轻,青春就永不会离你而去。”人如画,画亦如人。
我回到池塘边,雨仍在淅沥的下,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雨呀,你可要轻点,你可知,任意一次不经意的撞击所激起的微波,都足以震慑我这颗迷茫,脆弱而怀旧的心?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彷徨在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遇见一个亲切的爷爷,让他告诉我,小巷十几年的风雨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