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小浅作
美在何处?我时常问自己。直到我去了徽州,遍也知晓这美便在徽州罢。
我去皖南徽州,踏足多地,终有两地深得我心……
头天上午,我们来到宏村。刚一进村子,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携带着中国水墨画的气息扑面而来,雕梁、画栋、石巷、老屋,见证着历史沧桑的风情画卷映入眼帘。
窄窄的青石板小路旁,大多是白墙黑瓦的古老建筑,剥蚀的竹木门,略显斑驳的老墙,古色古香的茶楼,高高贴起的大红剪纸……徜徉在清幽的泛着油光的青石板小路上,使人难免生出不自禁的情愫。
一路走都有哗哗的流水跟着我们,时而高歌,时而低吟,像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子。听导游说,他是在给我引路,如果找不到路,跟他走便可以找到出路。这正如我们小学课文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如出一辙,岂不美哉?
每个堂、院、阁,都阐述着各自的故事,听着导游的介绍,使我不禁穿越时空,想到学童们专心上课时的情景,听到仙鹤展翅欲飞的声音,看到美轮美奂的彩绘壁画……使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持……
次日早晨,我们去了歙县,认识了
歙砚、墨条。同学们都低着头,手小心翼翼地移动着,阳光照在每个同学恬静认真的脸上,显出一种少年独有的韧劲,做出的作品也个个让人拍手称赞。沿途也有青木绿水,红花蓝天,经过一条条林荫小道,在郁郁葱葱中逗留。那水清清的,映着石拱桥,绘成了一幅诗情画意的画卷。
徽州,似梦境一般美丽,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徽州,似星辰一般耀眼,永远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徽州,似诗歌一般渊远,让人品尝后,永远感到回味无穷。
如同一本精致的诗集,徽州可以被轻轻地翻开,古宅、深巷、河埠、长廊,还有米酒,连同阳光、细雨和微风,徽州的一切都在营造着一种古典的情调,熏人欲醉……
教师点评:作者通过这篇游记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徽州所领略到的美意。作者以时间作为行文的线索,以两天的行程和见闻作为自己的创作思路,为文章划定了先景致、后民俗的内容布局,从而带领我们先看风景、后看风情,文章也由此层次分明、各有侧重。文章文笔清秀,运笔流畅,手法运用丰富,情感真挚饱满,作者对于徽州的喜爱流于字里行间,无论是为文章还是为景致都更添了几重魅力,实在引人沉“醉徽州”。很棒!不过,文章对徽州的介绍虽然角度全面,但不够深入和充分,有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其实,文中有很多处地方都值得再做细致的叙述,譬如第六段中提及“堂、院、阁”,在这里如果对它们的外观加以刻画,可以丰富文章的景致描写,对它们“各自的故事”加以阐述,则可以补充对当地民俗特色的介绍,再譬如认识“歙砚”、“墨条”这里,同样也可以再展开介绍,以体现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者不妨做一定的补充,让文章更具景致和内涵之美,从而更富吸引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