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重游九寨沟

初二 写景 1181字
2020-10-11 23:40:39

2年前,九寨沟地震前一周内,我才刚在地震源头—一茂县住过一晚。过去2年了,关于茂县的回忆已唤不起多少,但关于游历九寨沟,却是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买过票,坐在父亲的身边乘一班景区大巴沿山路蜿蜒而上。沿途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艳丽风光的,不过是几丛郁郁葱葱的木丛,不过是沿途栽种的高大挺拔的树木,不过是远处重峦叠峰的山川。下了车,才感觉到山顶确乎是比山脚下凉了许多的。

即使在7月盛夏,艳阳高照的天气里,在山顶上穿着短袖短裤也着实感觉到寒意刺骨。再四处张望一下,你就可以很清晰辨别出哪些人出门前是做过功课的——他们应是带了件长袖的。有一个同我一样短袖短裤的人与我大眼对小眼,打了个哆嗦,不好意思地笑了。

到了山顶,就该一路步行下去,好好欣赏沿途风光了。

沿木栈道一路往下,首先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些我叫不上名来的小瀑布。那小瀑布虽没有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那样的波澜壮阔,也比不上小浪底水库泄洪的雄伟壮观,却是比它们多了几分灵气——只见那岩石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岩石上涓涓细流缓缓流下,却在拐角处忽然变了脾气似的,化作几缕飞瀑直奔池中。我想,也许是那些水精灵们本被岩石挡住了视线,望不见家,只能随着地势缓缓下流,突然到了拐角,久违的家的模样就那样呈现在眼前,它们兴奋不已,像一个个赌气离家出走的孩子一样一头扑进了家的怀抱。

可池中水总会满,却没有溢出,我想是因为在这池与瀑布中存在一种循环关系,就这样,水精灵的旅途周而复始,一次一次地循着原来的路向家的方向跑去,也令我心里夹杂一丝淡淡的忧伤了。

再往下便是我最喜欢的一处风景——熊猫海。向远处望去,一座座山川连绵,一条条小溪汇流,逐渐形成这片“汪洋大海"。说是“熊猫海",其实是湖,又像面镜子,像块半透明的青绿色翡翠镶嵌在崇山峻岭当中,仿佛能望见湖底,却又总有那么一层绿色下蕴藏的蓝色留住了你向湖底望去的视线。阳光撒在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好像被太阳公公小心地绣上一层金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连绵山川相继映在湖中,仿佛也在生辉似的。

湖的边缘是可以透底的,几根残木被珍珠似的白色沙子掩埋在岸边,只留出一点点树根的样子留在空气当中。最靠近栈道的是背后山上的树木映下来的树荫,再是珍珠白的沙滩,再是青绿的湖水。

说是青绿,其实我分辨不出那是蓝,青,还是绿,那确乎不是一般的颜色,却像是画家调色板中也很难调出的那种绿色,是一种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上面覆盖着一层绿。

这特殊的颜色引来无数游客纷纷拿起手机不停地拍照留念。古代的文人墨客看见美景是要作诗赠与的,而现如今人们拍下景色发朋友圈,或许也是对九寨沟的一种独特的赞美方式吧。

还有许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景色,只可惜小小的作文纸不够我写尽对九寨沟热烈的喜爱。游完九寨沟在茂县住了一晚。刚回到家那天,中午吃饭时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报九寨沟地震的情况,家人们都在庆幸从地震中捡回命来,只有我暗自惋惜——再也看不见那样的九寨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