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酒香小镇:
赊店酒香小镇,是古镇,是水镇,也是酒镇,更是吃住玩乐购为一体的文化小镇。
它的历史与同山陕会馆不同,具体什么我也不怎么过于了解
初到古镇,一个夏日的午后!
骤雨初歇,天空澄碧,云朵如絮。整个古镇笼罩在水汽中,青石古街、银杏黛瓦散发着水墨画的光晕。
看古镇最好在薄雾将散的清晨或暮光初起的傍晚,那时人影稀少,烟波含翠,古树弄影,更有“人在街上走,犹如画中游”的意味。跨过波光潋滟的赵河,一座巍峨参差的牌坊出现在眼前。酒镇位于社旗县城西郊,与仰韶文化遗存---谭岗遗址为邻,是赊店古镇以弘扬赊店酒文化、展示古法酿酒工艺、延展旅游链条而着力打造的特色旅游小镇。
为什么酒香小镇有酒字:酒是赊店酒,穿过牌坊,浓郁的酒香就沁入口鼻。放眼望去,一片秦砖汉瓦堆就的建筑分立在道路两旁,尽头是一座宛如游龙、势若惊鸿的小山。
狄公山:山沿着赵河蜿蜒起伏,虽不高,却颇有气势。远远望去,树木葱茏,百草丰茂。瀑布如一条白帘从山的最高峰飞流直下,流到山下的池塘,池塘里莲花竞放,明艳照人。
山叫狄公山,为了纪念酒祖仪狄而建。山前的广场上,有一尊巨大的汉白玉塑像,髻簪挽头,神态慈祥,不用问,一定是仪狄的塑像。
山下是洞体酒窖,储存着赊店原浆酒。进入洞内,果然凉爽宜人,虽是盛夏,丝毫未感暑气。洞内石壁上,水珠涔涔,似乎走入天然溶洞。
有人问:酒祖不是杜康吗?怎么变成了仪狄?仪狄是夏禹时代的祭司,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秦相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及西汉刘向所著《战国策·魏策》均有“仪狄造酒”的记录。仪狄造酒后献于大禹,大禹虽觉得此物甚美,又恐臣民耽于此物,于是就将仪狄发配到宛地谭岗附近(即今日赊店酒厂附近)。仪狄脱离了大禹的束缚,于此边隐居边全心琢磨酿酒工艺,改进酿酒方法,并将技艺传给杜康,杜康将造酒工艺发扬光大,后人尊仪狄为酒神,尊杜康为酒祖。当然这种说法有多大程度的附会和夸张成分,至于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已无可辨别,但作为一家崇尚古法酿造的老牌酒厂,尊崇仪狄、纪念酒神似乎也无可厚非。这些年,但凡知名的酒企,谁不借助民间传说,讲好企业故事,打造企业文化,平添几分文化内涵呢?
沿着洞内步道缓缓前行,暖色的灯光照亮脚下的路。
虽然只进洞窑一次,但是那酒香问,简直无话可说了,听长辈们讲,这里面还有一个大故事,具体什么也不清楚,大家暑假有兴趣可以来南阳市社旗县酒香小镇来参观一下,有的要门票,有的免费参观!
还有一句话:赊店老酒,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