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化妆

初二 说明文 754字
2020-10-05 10:28:13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外表的美着实令人悦目欢欣,然而这一副皮囊终究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袭,也无法维持恒久的魅力。唯有当我们修炼内涵,为内在的生命描眉施黛,才可展现生命之美,在岁月行进中步步生莲,使生命显露出芙蓉模样来。

当今世界,光怪陆离,人们倾向于将精力与心神投入到“造脸”上,殊不知,对外在的追求乃至偏执,只会带来心性的扭曲与光鲜过后的失望。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纳希索斯,因沉溺于欣赏自己水中的倒影而溺水身亡;王尔德笔下的道连格雷,因自恃英俊而日生傲慢,走向罪恶,他的丑恶心性都为巴兹尔的画像记录。这些文学中的虚构,无不咏叹着外在的浅薄,而引导我们走向内心的别样境地。今天的我们,仍需资其殷鉴。

于今生,唯有修心,不求金玉其外,但求金玉其内。埃克哈特·托利有言:“当你失去了与内在的安静联接,你就失去了与自己的联接;当你失去了与自己的联接,你就迷失在这个世界上。“一个迷失了内在精神世界的人,即便有再美的容颜,那也是支离破碎的拼凑与表象罢了,承受不住光阴与历史的评判。杨绛先生笔耕不辍,年逾百岁而皱纹中尽显华茂秀雅;林徽因“在心中修篱种菊”,其倩影化为后人感慨不尽的四月天;杜拉斯一生致力于小说与剧本的创作,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人们更爱她晚年沧桑的面容……斯人已逝,然其内涵之美,早已酿成了一壶醇酒,芳香四溢。

令人也许失望,那些永恒的美不过是旧时的传奇。事实上,在这个物质化的世界,我们亦可不顾人嚣马喧,守住心中的净土,为自己的生命化妆,正如林清玄所说:“莲花不必在净土,也在卑湿污浊的人间。”

丰厚的学识使心灵得到最好的滋养,使美变得厚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可增长我们的学识,让我们从虚幻与浅薄中走出,感受文学的洗礼。读懂一本好书,便如同与一位智者交谈,使人受益无穷,它会带领我们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滋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丰厚的学识使我们博古通今,以读书修心,人之美由此变得厚重。

美由心生,腹中空有草莽使美变得单薄,而在美好的德性基础,兼具学识与优雅,美的内涵变能充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