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励志不再有效------无法停止思考

初二 其他 1038字
2020-03-16 18:16:39

我所指的胡思乱想,虽然包括明显有害的负面思维,但更包括看似无害的过度思考——说白了,就是我们现代人想得太多。

首先是思考的时间太多。每天早上从我们一睁眼开始,思维就像小河那样带我们走过一天 (1) 。

上班路上,我们开始计划今天要做什么;办公桌前,我们考虑开会要说什么;会议中,我们想起晚饭吃什么;下班到家,和家人相聚的时候,我们回味起上班发生的事情!

白天,这条思维的小河有时缓、有时急,一刻也没停止过。晚上,它总该休息了吧。抱歉,躺在床上,思考仍挥之不去,有些事让人兴奋得睡不着,也有些事让人后悔得睡不着,明天的计划更让人操心得睡不着觉。终于睡着了吧,大脑又开始做梦!其次,除思考时间太多外,思考强度也很大。前者是连续地想,后者是一心二用。

比如,边开车边想着聚会,边聚会边想着逛街,边逛街边想着旅行,边旅行边想家。各位下次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不妨留意下驾驶员们心不在焉的样子;下次坐公交车、坐地铁时,不妨留意下周围的人若有所思的表情。

这些「太多」,当然是与之前相比,还是不久之前。要知道,胡思乱想的爆发不过是工业革命后两百年的事。在之前的农业社会,我们的祖先没那么多内容可想,大概就几头牛、几亩地的事吧;也没那么多时间可想,因为人们大多做体力劳动;更能随时少想,因为人际关系简单,家家自给自足。可现代社会带来了信息爆炸,带来了密集的脑力劳动,更带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分工,即使你躲在家里,总得买菜、买饭、找人维修房屋吧。

如果用数字来说明,「长时间」算线性增长,「高强度」同样,可两者相乘就变成了几何级数增长。比如,古代人平均每天思考四个小时,现代人每天思考十二个小时;古代人平均每小时思考一件事,现代人每小时思考一件半事情。做下乘法,则现代人的脑力劳动就是古代人的十八倍!

与这种长时间、高强度形成强烈对照的是,我们的大部分思考居然是无效的。你看,白天想着晚上的事,结果白天没过好!晚上又想着白天的事,结果晚上又没过好!今天我们在想着昨天和明天的事,结果今天没过好!明天又开始想今天和后天的事,结果明天也没过好!因此,「一心两用」非但没有节省时间,反而降低了每件事情的效率。如果各位回想下前一个小时在想什么,估计想不起什么。但我敢保证,那时各位一定在想着什么!类似地,如果各位回想下前一天怎么过的,估计记不起片刻,但同样我敢保证,各位的大脑片刻也没闲着!因此,长时间的思考也没产出很多,相反,它只助长了我们用脑过度的习惯。

说到习惯,各位注意到了没有,过度思考一旦养成,只会一年比一年加深。最初的不由自主地「想」变成了停不下来地「想」,小河变成了急流。大脑一旦学会了「一心二用」,就有很大的冲动迈向「一心三用」「一心四用」。起码,我还没听说哪位朋友过度思考的习惯自动消失。

因此,如果你要我定义「何为适度思考」,我无法办到,但这种长时间、高强度,却无效的习惯性思考,无疑「过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