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成都北郊地铁3号线正在施工建设。挖掘隧道中,一个古墓葬群被意外发现。这个后来以当地俗称“老官山”命名的西汉墓葬,先后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有我国迄今为止唯一完整的西汉蜀锦织机模型,有首次大批出土的西汉成都漆木器……其中最受世人瞩目的莫过于三号墓中的九百支竹简,其不仅填补了我国考古史上的空白,更记载了名医扁鹊的医学成果。
其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中医与医学不同,西医治人生的病,中医治生病的人。中医是实修的功夫,它以一种生活方式融入了祖辈的日常,是群众健康生活的重要创造和实践经验。例如,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国人民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机时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史锁芳多次临危受命,以攻克新冠疫情难关为己任,先后三次奔赴抗疫战场。
在救治工作中,他亲自问诊每一位患者,根据他们的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积极运用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中医药特色疗法。此外,他还经常带着患者打太极拳、练八段锦,以此帮助他们改善缓解咳嗽、气喘、失眠等症状。他还从中国的古法、古方中汲取精华,将普遍的“统方"与个性化的治疗方式结合起来,发扬中医文化中蕴含的中国智慧。
一批批患者经史锁芳之手被成功治愈,他不但为打赢抗疫攻坚战带来了希望,也破除了中医是"慢郎中”的刻板印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为抗疫事业而殚精竭虑。中医药的精粹在他的守正创新中焕发光彩,他的新冠防治方案也为世界攻克疫情提供了宝贵经验。我相信,“天回医简”的问世,必然会使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地铁从地下穿城而过,十字路口的军区总医院站人来人往。沉睡千年的医简得以重见天日,众多的考古工作者功不可没。以回归传统为圆心,以现代创新为半径,我相信中医发展这个圆,将会在每一位有志之士的努力下,愈加开阔和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