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傅雷家书》中,吸引我的更多的是浓浓的父爱。这里我看到了另一种唯一,那一封封家书就是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拉进了父亲与孩子的距离,拉进了我们的距离。
傅聪的琴刚寄到国外时,傅雷叮嘱他一定让工友帮忙拆包装,小心不要被竹篾划伤手;在饮食方面傅雷总是叮嘱注意营养,不必特意省钱,并教他各类营养品的用量;在生活起居里,傅雷要求儿子保证足够的睡眠,把精力留给有意义的事情......这些零零散散的生活碎片中,我看到了平日里最寻常的关怀。
最寻常的关怀中蕴藏的是对人生的指引。傅聪喜爱弹琴,背后便是父亲严肃的分析,精心的指导;文学上,傅雷常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儿子共同思考,讨论问题,帮助他进步;人际交往中,傅雷立自身为标杆,用经验耐心指导......字字句句都是作为父亲的苦心教导,傅雷也是一位平凡的父亲,我们拥有的父亲与名人父亲一样。
我们习惯性觉得自己的爸爸不够关心我们。但长期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父亲的“行而自迩,登高自卑”,处理任何事情都会沉着稳重,强大的能力上面是沉重的责任,教育我们孝敬父母的同时,是要建立良好的家风,做好家庭关系的导演。所以他不能像母亲一样事事关心到位,但关键时候必能用最周全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育我们时,每一个父亲都会“有所为有所不为”,爸爸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我们,他与母亲就是助我们成长的一对翅膀,缺一不可,无法替代。
从《傅雷家书》中,我不仅收获了学习方法,懂得了感情得失,欣赏了美妙艺术,更是理解了深沉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