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初二 读后感 624字
2023-05-21 22:55:17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掉,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一叶孤舟,一蓑烟雨”,孤舟蓑衣的渔父可以说是古代文学作品里出场率最高的形象之一了,姜子牙、严光、范蠡.….摊才伟略的高人们几乎都和渔父挂上了钩,或者是出身,或者是归宿,或者是客串。

对了,还有与屈原讨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位见解高人一筹的路人,职业设定也是渔父。在一般百姓眼里,与风浪相搏,死生天定的渔父,也许连草屋方田的农户都不如,却在士大夫文人这里备受青睐,屡屡成为他们抒怀遣愁的意象化身。不过细想来,倒也可以理解。

宦海沉浮、壮志难酬的文人士大夫,和随浪起伏的渔父何其相似,可偏偏少了份自在悠然,于是纵情山水,乘舟漂于水上的隐逸生活,变成了他们共同的理想归宿。柳宗元一首《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出了令人向往的物我合一的人生境界,东坡夜半倚杖听江声,所畅想的也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首《鹊桥仙》也是一首借渔父咏怀的名篇。

全词无论是雨中垂钓的素描场景,还是潮起划桨,潮落系缆、高歌打鱼的动态演绎,都渲染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净恬淡。生于战乱,忧国忧民的陆游,毕生力主抗金和收复失地,却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他在闲居和罢官时期,写过不少田园闲适风格的作品,透露出归耕隐逸的心态,然而一首绝笔《示儿》透露出的遗恨,对比这些曾经的隐逸之志,令人更深刻地体会出词人一生壮志难酬的苍凉无奈。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