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石潭记》有感
“水尤清冽”,“谭中鱼可百许头”,“四面竹树环合”。这是小石潭的美景,好似一幅书画作品,呈现在人的眼前。
诗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开始寻找美景,往山的那边走,偶然间,竟发现了这样美丽的石潭。想必,你若是看见这样的景色,定然会留连忘返,惊喜万分。柳老先生起先自然也是如此,而后却不然。”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竟会觉得凄凉,悲伤。这是为何?我不由得发出感叹,细品之下才知道,这样的景对柳老先生来说不过是能解一时之忧,久了,不免又钩出伤心事来。
读到这,我觉得自己已经是读懂了,却又不免自失起来。感觉要沉静在这含着落英蕴藻之香的水气里了。不知为何,我觉得《小石潭记》里柳宗元的情感,与四季的转换过于相像。
每当读完《小石潭记》,我都会想到那年的梧桐道。走进梧桐道,抬眼望去,路依旧长的没有尽头,梧桐道还是枝桠繁茂,风过林梢,夏末薄荷味清凉,仲夏蝉鸣,悸动难平,隔年仲夏樱桃苦,山楂酸涩。经年微风过林梢,白雪街头,抚平苦涩,转眼又是一年盛夏。风正吹过来,一去不复返。看,枫叶漫地落下。
在《小石潭记》中,我仿佛看见来了柳老先生越越远的背影,孤寂而又凄凉,想叫住他,却又无法发出声音。像什么呢?像我们逝去的青春。回首,树叶被风吹落,伸手接上一片,细细赏阅,边上的棱角已被削平,回头望向这片土地,路旁多了些许落叶,那是曾经无所不能的它们忘记带走的时光。仰头看向天空,是无边的湛蓝,飘浮着朵朵白云,视野宽阔了。现在,是该庆幸,还是该暗白神伤?
青春正如冰做的风铃,晶莹却易碎,珍惜吧。青春就像流入掌心的水,不论你是摊开还是紧握,终究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前路漫漫,可我不再孤寂,我找到了方向,看见了希望,有了目标。
在青春逝去的间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潭水依旧在流倘,青春被时光带来,我们要继续前进,才不负韶华,不负我们逝去的青春。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有条理性,文笔优美,见地独到,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谈及了阅读文章之后的真切感受,很好地做到了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