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却不懂父爱不止于“如山”,那坚硬外壳下的爱也需要被了解和感悟。
《傅雷家书》开篇就介绍了傅聪离国初期的悲感气氛。远隔天边的父子二人通过书信化解了各自之间冰霜。“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这是父亲说的;“看到你们父子间的融洽,互相倾诉,毫无顾忌,以前我常常要为之担心的恐惧扫除一空,我只有抱着欢乐静听你们的交谈,我觉得多幸福,多安慰,由痛苦换来的幸福才是永恒的。”这是母亲说的。
我也曾和父亲之间有过一层厚厚的冰墙。小时候,父母常外出打工,一年相见的机会寥寥。每到过年之际我总心潮澎湃“快要见上父母亲了!”
母亲的爱就如人们常说的,像水,柔,顺,暖。我总能在母亲的怀抱里得到安详。父亲的爱却与之截然不同,大概也像是人们常说的“山”吧。父亲不多讲话,甚至不多亲近我,除了他常常站在一旁看母亲拥抱我,就无其他。我那虽时常以为父亲不怎么爱我,但自己却爱惨了父母亲。
又到了离别之际,这总是让人心痛和无奈的。紧紧握住父亲的手,我却也只能看着它慢慢离开掌心。他又要走了,我凑到他耳边说“爸爸,我藏了礼物在你的包里,只有坐在火车上才能看哦。”父亲笑笑,转身离开。
前几天,母亲告诉我,我那山般的父亲在看到信时落了泪,那是她这辈子都没有见过的。也许父亲会用他的指腹摩擦那书信,看着上面充满童趣,幼稚和满满的爱,不禁热泪盈眶,在车没开前,买了回家的车票。
自此,父母亲就一直常伴我左右。而父亲在看到相拥的妻女时也会上前伸开双臂,不再远观。
父爱,有时不止于“如山”,那层层坚硬外壳下包裹的爱,也是需要展露的,需要有人去理解,去感悟!
“我只有抱着欢乐静听你们的交谈,我觉得多幸福,多安慰,由痛苦换来的幸福才是永恒的“这是母亲说的。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情感真挚,文字流畅自然,表达清楚易懂,点评如下: 优点: 1.主题鲜明,全文侧重描述当代父爱的多样性以及需要被理解和感悟的价值。 2.行文流畅,结构合理,情节生动,步步紧扣,在不失深度的前提下,确保文笔简洁明快,易于阅读。 3.富有感情,触动心灵,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揭示了身边亲人之间的情感变化和成长过程。 4.文章中引用《傅雷家书》中的名言和精妙语句,并加以运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不足: 1.为了文章能够更好的展开、更深入地表现父爱不只如山,可以从父亲和自己相处时性格上的变化角度分析。 2.细节展现应该更多的贴合文章主题,展现的细节中母亲的部分可以略写,因为和文章表达的主题并不直接相关。 3.结尾段用母亲的话作结,大大程度上偏离了主题,显得和父爱毫无关联。 总评: 这篇作文追求情感共鸣和思考,表达了浓郁的人情味,值得肯定。但小作者还需要注意主题是父爱,而不是母爱,建议小作者进一步增加文章中与主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