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扭曲的时代,一位落寞的贵族,一丝骑士的灵魂。
不禁打开了《堂吉诃德》,在塞万提斯的笔下,一个荒谬可悲的故事从西班牙蔓延开来,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位名望四里的贵族吉哈纳沉迷于骑士小说,并在它的指引下,开始了他的游侠骑士之旅。
《堂吉诃德》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极力打击、讽刺了骑士文化的阵地,打破了西班牙的“黄金世纪”,为西班牙的思想打开了新局面。书中对于堂吉诃德的描写中同时蕴含了喜剧与悲剧元素,这也常为文学家们所称道。堂吉诃德余勇可贾,结果丑态百出,令人捧腹,最后败归故里,直到寿终正寝之前才幡然悔悟。这仿佛是喜剧,在作者的意识中却更像悲剧。即使有喜剧部分,那也是塞万提斯为悲剧而埋下的伏笔。粗制滥造的骑士小说使堂吉诃德沉迷于游侠骑士的英勇经历,从而身陷其中无法自拔,到处惩强扶弱,维护自己眼中和心里的那份正义,以骑士小说中的情节行事——与巨人(风车)、军队(羊群)、劫匪(教士)等争斗,但却次次鼻青脸肿地狼狈而归,为人不屑、嘲笑。在令人捧腹的同时,也常常氤氲起一缕怜悯。
堂吉诃德似乎是一个不可救药、荒诞不经的疯子,但真是这样吗?只要不涉及骑士道,他又是清醒、明智的,而且往往能高瞻远瞩地褒贬时弊。书中堂吉诃德对仆人桑乔说:“桑乔,让他们管我叫疯子吧,我还疯得不够,所以得不到他们的赞许。”读到此处你还认为堂吉诃德是一个疯子吗?也许他是个常人,只是别人与他疯的方式不同罢了。越读下去,越觉他的可怜,他如此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却让人不以为然、倍加嘲讽。约翰生说:“堂吉诃德的失望招得我们又笑他,又可怜他。我们可怜他的时候,会想到自己的失望,我们笑他的时候,自己心上明白,他并不比我们更可笑。”其实我们与堂吉诃德一样,也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折不挠,只是方向不同罢了。
或许塞万提斯创作此书只是为了讽刺堂吉诃德,从而达到攻击骑士文化的目的,但我却悟到了另一番韵味,堂吉诃德虽然愚顿但是他却忠贞、不屈、慷慨、善良,自封游侠骑士四处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但理性却使他因维护正义的美德而变为人尽皆知的“疯子”!那个时代,人们拼命的地用机器使社会变得理性,丧失了一些感性,所以在面对堂吉诃德时,就像法官一样理所应当地把他判定为了可悲的“疯子”。可是他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竭尽全力、一丝不苟,那样的痴迷执着,我想这并不可笑,也不可悲,相反他是伟大的。我们何不以感性的目光来重新审视堂吉诃德呢?又何不学习他那“疯子”式的美德呢?感性总比理性更加柔和多彩,它沟通了世间万物的情感,汇成一片连绵汪洋,驻身此地,我们何不感叹这世间柔情似水,这宇宙色彩斑斓?
堂吉诃德理性的肉体里装有感性的灵魂,在理性的人间踏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
何来可笑?未必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