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不吃天堂草”,多么奇怪的书名啊。指尖轻抚着泛黄的书页,我情不自禁地陷入回忆之中。
那时我还在读小学,每年暑假都会有浙江工商大学的学生们来我们乡下学校授课,我第一次鼓起勇气去参加补课,却半路胆怯站在学校门口不敢进去。正当我忐忑不安时,一位文质彬彬的大哥哥向我走过来,和蔼可亲地询问我有什么事情。我和他说明了自己的来意,顺利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当他们授课结束要返回城市时,那位大哥哥送给了我这本书,并在书里夹了一枚他自己亲手做的书签,上面方方正正地写着“祝你一直做个善良的人”。
《山羊不吃天堂草》是中国著名作家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之一,曾获第三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是一部生动易读而又耐人寻味的长篇小说。一群饥饿的羊,面对一片长得高贵诱人的“天堂草”却不肯将头低下,若干天后,竟一只只壮烈地倒毙。由于生活所迫,小说主人公明子不得不远离故土,跟随“师傅”三和尚以及朋友黑罐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谋生,但他们似乎永远也不可能走进那个世界……
书中的世界有两种人:城里人和乡下人。城里人和乡下人仿佛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划分了界限。他们处于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地位,过着不同的生活,所以很容易区分他们。就像书里所写“在城里人的眼里,他们太相像了,一样的脸色(粗糙,贫血,缺乏光泽,呈黄黑色),一样的表情(木讷,目光呆滞,脸部缺乏活跃的情绪)。他们的衣着也差不多,还是十多年前这个城市里的人也曾穿过而今绝不会再穿的衣服……他们与城里人明确地区分开来,就像一捧大米与一把赤豆那样差别分明。”明子便是乡下人的一员,他和黑罐家中都负债累累,所以跟着三和尚学木匠手艺,入城谋生。明子从小就有尿床的毛病,但是他“有一种机灵和讨人喜欢的嘴巴”,所以经常去等活。黑罐呆头呆脑的,不过他一心想多赚钱寄给家人,还很照顾明子。他们的师傅三和尚好赌,视钱如命,但是却有一手好木匠手艺。作品透过生活的艰辛、世态的炎凉,刻画了主人公心路的坎坷以及他们优劣并存的所作所为,然而,整部作品回荡的却是歌颂道德和正义的昂扬旋律,高奏的是人格力量最终胜利的铿锵乐章。
书中我最喜欢的片段便是明子收了那一千元定金不知去留,在教堂的钟声中回忆起小豆村,明子一家养的那群羊即使饿死也不愿偷吃草滩的“天堂草”,“不该自己吃的东西,自然就不能吃,也不肯吃。这些畜生也许是有理的。”在脑海中响起父亲的话时明子及时悔过,没有逃走。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面临很大的诱惑,有时甚至是生死之间的选择,但是如果我们能跟随自己的内心,保持自己最初的模样,知错能改,做着自己问心无愧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变成一个高洁的人。
现在书中的书签还停留在我最喜欢的那一页,书签已经泛黄,字迹也已变淡,未来我可能也会踏入对我来说完全不同的世界,但是我会尽力保存自己最初的那份纯真善良,就像那位哥哥说的一样“祝我一直做个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