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

初二 读后感 809字
2020-11-15 13:53:33

能发出清脆悦目的鸣叫的小提琴家——蟋蟀;有着柔软绒毛的辛勤工作者——松毛虫;外表美丽却天性凶残——螳螂……以前只听说过他们的名称,却没有真正去了解它们,通过这本《昆虫记》,千奇百怪的昆虫的习性展现在眼前,这是多么奇妙啊!

夏季在树上不停地叫嚷的蝉,使你感到无比的厌恶,可读了这本书,使我这才明白蝉的短暂生活。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我们不应该厌恶它歌声中的烦吵浮夸。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突然穿上漂亮的衣服,长起与飞鸟匹敌的翅膀,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着。那种钹的声音是在歌颂它的快乐,就这样度过最后的时光,生命虽然短暂,可蝉并不因此颓丧,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度过余生。这样的精神在人类中却是很难得的,使我不由地对蝉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蜘蛛,一种令人望而生畏和昆虫,它有着丑陋的外表,使人们看见了,甚至将它们杀害。但在这本书中,蜘蛛并不是残忍并有着剧毒的生物,而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母蜘蛛在产完卵后,寸步不离地守着巢里新生的小蛛,我想它们心中一定是满足和欣慰的,在生命即将消散的时候,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替孩子们咬破巢,筋疲力尽的死去。这是一位伟大母亲在死之前,却仍牵挂着自己的孩子,我们每个母亲,也何尝不是这样。昆虫,在我们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他们却像我们人类一样,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家庭,从昆虫的角度来观察他们,你会发现我们是平等的。

这本书的作者法布尔,从小就有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促使他决定离开城市的喧嚣,专心实现自己的昆虫研究,用心中充满对生命关爱之情和对万物的赞美之情,以人性观照虫性,昆中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的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理跃然纸上,在其朴素而又风趣的笔下,把昆虫描绘得活灵活现,真不愧“以昆虫为琴拨响爪类命运的巨人”的称号,他的那种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看完了《昆虫记》这本书,使我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了向往之情,也刷新了我对昆虫另一种看法,并且,昆虫并不是我们表面所看到的那样,不能轻易树立起某种认识,要想真正了解它们,那便必须细致入微地观察,这才是大自然中万物的真谛。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让我们投入大自然里,去发现更多的奥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