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

初二 读后感 550字
2024-09-22 09:15:25

读完《红岩》,心中有一词挥之不去,那便是“信仰”。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所有的这一切展现在我们眼前,那是多么令人激动、崇敬、悲愤、感慨的画面。共产主义的信仰,可谓已经深入骨髓,与我们的生命融为一体。

“信仰”这个词,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头可断,血可流,此志不可改。永远把爱国放在第一位!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捐躯,必是重于泰山的。

“晨晨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对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岩精神象征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也正因如此,我们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我等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我们作为当代青☰少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历史的长篇翻过一页又一页,而我们的祖国始终屹立在历史的长河。无论是苦难还是辉煌,都必将是人类历史上绚丽的篇章。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谈及了阅读书之后的真切感受,很好地做到了有感而发。在谈及自己读过书后的感悟时,作者还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做了探讨,文章更为真切,也更具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