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一一市井之地,人生百态
随着老掌柜最后一次抬起手赢钱,不过几张却让人充满遗憾。他拿起年轻时工作用的抹布,孤独的背影,像极了时代的眼泪;茶馆,是一个市井之地,却能容纳市井百态。
在这小小的一方茶馆里,有泪有笑,有喜有悲,有胜有败,有升有落,宛如一部大戏,一场人生的交响曲。茶馆是生活的舞台,人们在这里演绎着各自的角色,展现着人生的百态。
有的茶客身强力壮,如唐铁嘴,却自甘堕落,像是煮沸的第一道茶,茶汤一片浑浊,自是喝不得;唐铁嘴正值壮年,却邋里邋遢,没个正经事干,最喜欢的莫过于抽着烟斗,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在这世风日下的时代纸醉金迷。穷着粗布衣衫来茶馆,他也是坑蒙拐骗,靠给人算卦白吃白喝;不听掌柜劝告,沉浸在洋烟中无法自拔。最后,他的结局也像极了这第一道茶,浑浑噩噩中去了黄泉。“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做人实在够苦”这是杨绛先生留下的文字。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的,何况是在衰落的清末,更是朝不保夕,比这茶汤要苦得多。然而,你如果选择束手就擒对生活投降,只能被淘汰。
抬起头,你会发现风光无限好。
有的茶客看似精于算计,就像茶馆掌柜王利发,在其他茶馆纷纷倒闭关门时,他经营的裕泰大茶馆却依旧坚挺,其实这个“顺民”也有自己的坚持和抗争,像极了第二道茶,苦涩中透着清明。能在不太平的年代支撑茶馆,又娶妻生子,他无疑是有能力的。但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这就是一个特殊年代,好人活不下去的年代。苦难可以锻炼一个人高尚的品质,也可以把一个人的良知磨灭。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变了,不“与时俱进”,结局只有被淘汰。“顺民”顺应着时代改良,这茶馆也成了这寒冬里的最后一片树叶。
人生就是这样,布满了荆棘,我们能做的,只有从那些荆棘上跨过去。熬过生活的至暗时刻,黎明才有可能到来,不是吗?
有人的经历像是坐上了一趟过山车,却依旧带着侠骨柔情,豪爽中不乏爱国情怀。他就是常四爷,他的一生就好像茶味过了苦涩,剩下的只有甘甜。他黑白分明,不服输,穿长褂遛鸟时正气凛然,穿土布买时自得其乐,穿破衣捡钱时也不卑不亢,他一生坚持着他的原则。
苦难于人,都不好过。有人得过且过,自愿沉沦,有人明明顾自己都不能够,却见不得他人苦。人生起起伏伏,如水中茶叶漂浮不疑,但可以自己选择一种人生滋味,留给自己和后人去品。
一个茶馆上至皇宫权力下至街边乞儿,全者齐聚一堂。不管是谁,每个人都得干了这碗茶,才能出发,至于选什么样的路,取决于你怎么泡这碗茶。
时代是英雄的时代,生活却是人民的生活。每天来来往往的客人,双脚踏进这剑市井小茶馆,慢悠悠喝一杯茶,在“莫谈国事”的年代,用自己的经历,品味茶种滋味,人间百态一壶茶,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