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作为湖南人,早餐的首选,这普通的一碗米粉,就是湖南人心中最浓烈的家的味道。
湖南的米粉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文化,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政皇帝时期,在那时正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有一只新疆维吾尔人的队伍迁到今天的湖南常德津市附近地区定居,但当地以大米为主食,找到面条极为困难,于是定居此地的回族人民便以当地原有的米粉充当面条的替代品,就这样创造了最早的牛肉粉。
随着时代的变迁,湖南米粉遍地开花,种类更是数不胜数:牛肉粉,粉嫩肉香劲道足;筒子骨粉,髓好蛋圆鲜味入;鱼蛋粉,鱼丸鲜香鱼肉Q弹……
寒冬时节,嗦上一碗盖有一勺原汤肉丝的米粉,汤香肉甜,喷香的肉丝和劲道的粉条,一同潜入口中,一阵又一阵暖意从胃里扩散到全身,让归乡的人放下旅途的疲惫,让所有劳累全化为乌有,让回家的温暖和家乡的亲切在心中一一蔓延……
在平常的日子中,每当我路过一家粉店,听到食客“哧溜哧溜”的那声儿,便会情不自禁的迈进粉店甩上一句“来一碗!”“哎,好。,要圆的还扁的?”“一碗扁的牛肉粉。”随即老板就像变戏法一样,刷的一下下好粉,撒上一把葱花,盖上几片大牛肉,加上一勺原味肉汤,就这样,一碗鲜香扑鼻的牛肉粉便摆在我的面前,阳光打在热气腾腾的米粉上,泛起一道金黄的光,这便是一套惊心动魄的舌尖之旅。一筷子夹起,痛痛快快地嗦上几大口,醇香的肉汤,与滑溜的粉条、大块的牛肉被牙齿咀嚼,吞之入腹,唇齿之间留着意犹未尽的美味,接着一口又一口大块朵颐,畅快淋漓。
湖南人把对家的情做成一碗米粉,让疲惫的人在嗦粉时能够感受家的温暖,远方回家的游子也能在嗦粉时品味故乡的味道。这,就是我爱的米粉!
教师点评:这篇文章主题明确,通过选取“米粉”这一事物进行描写,表达出来的不仅是自己对米粉的喜爱之情,也传递出自己对故乡味道的眷念之情。首先,作者对于米粉这一事物的了解非常深刻。作者对米粉的讲述从上百年前的历史文化开始,带读者了解了最早的牛肉粉的来历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米粉发展出来的新的种类。这些信息都让我们对“米粉”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作者没有忘记联系自己的切身经历,详细地描写了“我”在粉店嗦粉的愉快心情,幽默风趣地将这段品尝的过程称为“惊心动魄的舌尖之旅”。但是,文章中将“雍正”皇帝的这一名词写错了,下次写作完可以检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