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

初一 状物 577字
2023-03-09 18:57:49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咏竹的诗,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竹子大多扎根在山里。笔直的躯干,青翠的颜色。竹节均匀,轮廓分明。细细长长的竹叶,长度均月,看上去似一个个小小的刀片,摸起来却又顺滑柔软。有些竹子看起来细长柔弱,却也十分坚韧,难以折断。四季常青的竹子,让人感到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自古以来,竹子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位于“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对竹子尤其喜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画作。至于歌颂竹子的诗句,就更家数不胜数了。比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过江干尺浪,入竹万竿斜”等诗句,连小学生都很熟悉。

竹子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它远离喧嚣,扎根于深山幽静处,夏天每大带给人一片清凉。《竹里馆》里描写竹子的诗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很好地体现了竹子的宁静和优美。然而,竹子绝不是一种只供观赏的植物,它用途十分广泛,我们平时所用的筷子、篮子、蒸板等很多都是用竹子制成的。

然而,令无数文人墨客赏不已的不是竹子的用途,而是它高洁的品质。郑板桥的《竹石》是这样赞美竹子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诗很好的诠释了竹子的精神:正直不阿、高风亮节、坚韧不拔。青翠笔直的竹子代表的是刚正不阿、自强不息和顶天立地的精神。清华其外,坚韧其中。

竹子的清淡高雅,高风亮节,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完整,取材独特,文笔流畅。无论是植物的外形、外观特点,还是植物的生长特性,抑或是植物的品格、特质,都在文中得到了丰富、深入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