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苎麻叶和浆麦草葱茏滴翠,慵懒浮云飘扬长空,院子里晶莹彻亮的梧桐花漾着冰紫冰紫的梦幻,雨燕在青苔痕蔓的檐下啁啾着,悠悠炊烟逸出窗棂。每逢这清明佳节,祖母常披一袭白蓑衣背一只箬竹篓,在一派绿意中采摘艾草,安详的背影被春光渲染成一幅雅致和谐的水彩画。
清明时节落雨缤纷,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漫长的黄梅雨季。一般这时,小巷中家家户户的灶房里都萦绕着若隐若现的艾香。新采摘的艾叶洗净后,更显素洁清丽。祖母先把墨绿色艾叶扒到热锅里焯水煮至熟透,接着将熟透的艾叶放在石磨盘里研磨成艾草汁,再倒入糯米粉里混在一起。祖母纤白起褶的手娴熟而麻利地揉着糯米粉,黛绿色的艾草汁溶于白面糯米粉之中,变成了软软胖胖的抹茶绿色糯米面团。祖母将糯米面团段成一个个小团子,压扁后把小团子凹成碗状;最后,舀上满满一勺甜蜜美味的红豆沙馅,再用手掌轻轻搓圆,一只滚圆可爱的青团就完成啦!
苏州传统小吃里极少有咸青团,这里的小吃精巧细腻,最大的特点便是甜。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苏州人,祖母非常喜爱烹调各种各样的苏式小吃。祖母将做好的青团用鲜褚叶垫着,置于竹蒸笼内蒸煮。蒸笼里的青团圆润似碧玉、青翠如翡翠,祖母望着这些小娃娃般可爱的青团,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笑意。
随着如雾水汽袅袅氤氲,满屋芳馨,沁人心脾。
每年清明,祖母总会带我到溪边山林里采摘艾草叶,做青团吃。白白嫩嫩的糯米面团和绿意盎然的艾草叶,春日的气息瞬间在灶房里蔓延开来。出炉的青团甜甜糯糯,唇齿留香,我狼吞虎咽着,大快朵颐。祖母站在桌边,含满慈爱的眼眸和蔼地看着我,她那琥珀色的眸子如秋水般澄澈,如阳光般温暖。我捧着青团“啊呜”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青草的芳香,咬在嘴里,甜至心间。
古街旧巷,四季轮回,仲春的水彩画依然飘逸着几缕青团的悠悠情怀……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作者依照了合理的顺序对事物做了描写和介绍。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情感,这也让文章的感情和立意都得到了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