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女”雕塑

初一 状物 710字
2022-12-01 20:52:29

在我家的电视柜上,放着一个色形艳丽的小雕塑,这个雕塑是个傣族的农家妇女,看上去非常温柔,贤惠。因为它的两旁放着两筐香蕉,所以我给它取名叫“香蕉女” 。

这雕塑是一个身穿傣族服饰的农家妇女——她用一块大大的自布巾包住了满头秀发。红色的裙子上绣着几朵盛放的牡丹,粉红带白,颇为生动。她的右手扶着一根扁担,身子轻轻地倚靠在上面,左手轻轻遮挡在额前,似乎在拂去汗水,也似在遮挡骄阳。在她身旁放着的香蕉,满满当当。努力嗅嗅,你似乎能闻到香蕉的甜香。

去年初冬,我一个人放学回家,脑海中浮现着老师白天讲的“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对诗人孺慕之情感动不已。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她清瘦的脊背,偶尔露出的几根白发,还有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在眼晴周围生长的破纹。道路两旁的银杏纷纷落叶,我踩着满地金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快点回家,想回到妈妈的怀抱里。

就在等公交车时,旁边橱窗里的一个雕塑吸引了我的目光。她脸上祥和的表情,像妈妈每天和我说“晚安”时温情的模样;她用手擦额头的样子,像妈妈在厨房做饭时的辛劳模样;她衣裙上精心点缀的花朵,像爱美的妈妈精心在打扮着自己:就连旁边放着的两筐香蕉,也是我最爱的水果。这简直就是雕塑版的妈妈!我立刻跑进店里,买下这个小雕塑。回到家,我把礼物交给妈妈。“怎么又乱花钱,买的是什么?”我赖在妈妈的身边,给她讲了两句诗意思的和买雕塑的原因。妈妈一边嫌弃我乱花钱,一边红了眼眶。她故作淡定,大手一挥:“把雕塑摆到电视柜上,那最显眼。”

“遵命!”我一个箭步跃到电视柜旁,把雕塑稳稳放好。从此,每一个来我家的客人都要听我讲“香蕉女”的由来。我喜欢“香蕉女”不仅因为她外表迷人,最重要的是,她里面包含了我对妈妈深深的爱!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状物文章。首先,状物得当,作者对文中的物,也就是“香蕉女”雕塑做了细致的描写刻画,很好地体现了这个造型别致的雕塑的外形特征和独特之处。其次,以物寄情,作者对“香蕉女”雕塑的来历做了用心的讲述,不仅表现出了“香蕉女”雕塑的意义非凡,也展现出了自己对妈妈的感恩与爱,事物的价值得到了提升,文章的情感内涵也得到了丰富。从文章我们可以看到,“状物”的出色,离不开细致的眼光,也离不开情感的融入。为作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