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承载着历史,遥望着未来
——题记
纸张不仅是纸张,更是承载了古往今来世界万千儿女梦想与梦境的发源地。
不知道多少个日夜轮回之间。她就这样静静地望着我,我也静静的望着她。心中诉说的一切,这张纸,仿佛就是我华夏从古至今的文明一角。
她如同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这一天我如诗如画的一片遐想注定要为她绽放。
她从远古走来,古人云“…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她自知其宽广,所以她对天地万物来者不拒;她自知其优美,但却对世界万物敞开心扉。
她也是一个可哀可悲可喜可美的诗画双绝的文人。
游子漂泊他乡,心中有着久久不能平复的思乡之情,在秋风萧瑟之中,一匹瘦马,一片夕阳,一枯黄叶,一朵凋零的花,一声鸟的啼叫,一户炊烟袅袅的人家。在她冰清玉洁的身体上,书写了悠悠的乡愁。登上碣石山,心中有着难以掩饰的豪情壮志,在宽宏大海之上,一片波涛,一片树林,一片日月星汉。在她洁白无瑕的身上,书写出了宽阔的胸襟。。在友人被贬之时,心中对朝廷腐败的不满与对友人的惋惜,在暮春时节,一片杨花,一声子规的啼叫,一轮明月。在她没有思想感情的身上,寄托了何等的忧思。几滴墨汁,走在秋天萧瑟路上的马致远,在她的身上,突然从乐景回首望向故乡之处。只几滴墨汁,凯旋归来的曹操,在她的身上,便体现出自己一统天下的野心。仅仅几滴墨汁,抵得上半个盛唐的李白,在她的身上,将自己内心的忧愁与不满展现的淋漓精致。
“转觉万籁有声”属“无中生有”也只有纸可以做到了。
在日月轮回之中或以手指月,一言不发,你便看到了优美的明月。
或在百花盛开之时,轻拈花瓣,默不作声,你便看到了一片繁花似锦。
从一张纸的沉默中看出的品质,换作我们的后知后觉的感叹,咄咄逼人的发问,和自愧不如的感慨。相比较而言我们的话语也就不值一提了。
百年不腐朽的古书,之中蕴含的道理也就不言而喻了,那一张张纸上描写的已经不是字了,而是一种种的精神世界,话说回来,又有谁能做到纸上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是“学而时习之”,再或者一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呢?
看久了吧,不知是因为出现了幻觉,还是因为陶醉了其中,外面的世界万物,不是被渲染的纸张吗?天空中的白云,我有时常常幻想那一片白,会像一篇拥有文学气息的纸张,与我拥抱,让我沉浸于其中。
四季,在人们眼中十分常见了,在纸上,美丽的春夏秋冬。是春暖花开,骄阳似火,秋高气爽,冰天雪地。是花团锦簇,树木丛生,硕果累累,百花凋零。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春的五颜六色,是夏的枝繁叶茂,是秋的秋风习习,是冬的冰封万里。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开始追求快捷高效,将用纸视为一种繁琐。人们手中捧着手机,当谈话框空中弹出千篇一律的祝福语时,我用手慢慢打出一个个不堪入目的信息。我想还是罢了,比起草木清香的手工制品——纸,我更青睐后者。但可否问一下,现在的人。有没有一条信息的时间,欣赏一下这位从古至今的美神?
惭愧呀,惭愧呀。我只能用我手中,那一只普通的笔,书写着我仅此一回的人生,但我愿做这位繁琐的饶舌之人,用我这只枯瘦的笔,来书写我大中华的文明的一角。
我愿用这支笔在一张张纸上,书写出我大中华之传统之美。展现出这位从古至今的美神,原有的美丽。我愿书写出古人的忧思与感慨,我也愿书写当下的幸福与美满,我更希望书写出我华夏的宽广的未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