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斜织在青石板路上,勾勒灯笼的轮廓,发出动听的轻响,这便是记忆中的印象。
——题记
故乡小溪上的小路是由青石板铺成的,它不像瓷砖的生硬,也不像木质的易裂,有时踩上去还会发出些咿咿呀呀的声响。小路的路面不是刻意地追求平滑,而是在岁月的打磨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给人一种厚实、亲切的感觉。因为时光的积淀,一种令人安心的气息也酝酿在青石板路上空。
儿时的我总是和玩伴流窜在故乡的青石板路上,就算独自一人也能玩得不亦乐乎,下雨天也不例外。溪旁那颗绿叶纷披的柳树,正擎着流动的清新。雨敲打在青石板的身上,清脆得好似玉子落棋盘。细雨如同藕丝模样,似乎轻盈到在空中飘旋,触碰到青石板路发出嘈杂的回响。行人来来往往,神色悠闲,手中的伞若有若无。
在雨中穿梭,细碎的脚步声仿佛与雨声应和。
路上的茶馆好像隔绝了一切,匿了一切外界嘈杂,招牌在雨中摇曳,随水汽模糊。这便是夏天最惬意的时候,我和伙伴们便会约着出门去采莲子。青石板路两旁荷花夹岸,我们小跑过去,踏着石缝中生出绿葱葱的青苔的路,时不时溅起水花,把“啪”的声音抛在我们的脚步后。
事完后,我们总会带着满满收获回家。可能是因为玩耍的疲惫,我们总会漫步走在青石板路上,不紧不慢地剥几个莲蓬,还特意掰成两半,取出中间的苦芯。发丝粘在脑门上,雨水中和着些童趣的汗水。
晚间,雨歇了,青石板未歇,人也未歇。青石板在这个清风徐来的夜里追忆往昔。
它嘲笑自己,清明未来,就开始胡思乱想了。它依稀记得,自己初来这村子的那天。那是一个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春天。一位士子坐在马上,吟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于是,青石板获得了生命。
青石板路就像这样静静地存在着,变幻着,承载着乡人的一切美好生活。无论它如何变幻,我仍然爱我的青石板路,它在我的童年中浮现,在乡镇的岁月中沉淀。它的上空仍然飘浮着我爱的气息,那是我熟悉的气息,那是令我倍感心安的气息,因为那是独属于故乡的气息。
一段青石板路,铺就记忆的路口,是儿时如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