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深遂的竹野在过山风的轻抚下和着山间的请流,歌唱的夜音奏出一首动听的曲子。漫步在竹海,瞬间,竹香,沁人心脾。我又不禁想起了那副让我慢慢学会欣赏的"知足"画。
小时候,沉迷书画的父亲在我的书桌正上方悬挂了一幅水墨画,画上只有三根竹子。细看,在竹叶的遮掩下,在竹叶交错的地方含含着一只知了。这样一副色彩单调,沉闷寡淡的小小的水墨画,对于幼小的我来说,毫无美感。
年纪渐长,偶然一次,我做完功课,便生了个懒腰,瘫倒在椅子上,那副水墨画在不经意间,映入我的眼帘,裱框中仟枝依旧挺立。定晴望着,我仿佛闻到了一阵淡淡的清香。仿佛就是从这时开始,我妈妈的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
后来,我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具控,我经常逛文具店,经常买一大堆自己用不完的文具,在五年级下学期的一个周六。我在一次央求母亲给我买本子,被无情拒绝,我摔门而去。我趴在桌前,一个人生闷气。不甘心和不理解,在我心中紧急集合。突然,我的目光找到了我墙上的那幅画。我的目光扫过的他的一笔一画,最终,定格在了那小小的“知足”身上了。
眨眼睛,我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开来,知了配绿竹,不正是“知足”二字吗?这幅画,不正是要告诉我“知足常乐”吗?竹子生长在石缝中间。还能长得如此挺拔,如君子;知了生活在纤细的竹径上。日日饮露珠为生,如隐士,不正是因为它们都懂得“知足”吗?我豁然开朗,起身,开门,我跑出屋子,大步走向这愁容满面的坐在沙发上的母亲。我笑了:“妈妈,我不要新本子!以前收藏的本子。够我用的了!"母亲笑了,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经真正学会欣赏这幅寓意无穷的画了。
那竹子依旧挺立在石缝之上,知了一就趴在那截竹上吸取露珠。我亲亲抚摸那幅画“知足”,微闭双眼,深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竹香夹杂着墨香,郑进化着我的心灵。从今往后,我每每会欣赏那幅“知足”。我慢慢地读懂了中国水墨画的含义,并学会了欣赏艺术,热爱艺术,慢慢的,我爱上了艺术,学会了欣赏,欣赏它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