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题记
轻轻地合上书籍,微微转头望向窗外,不由得向老舍先生和洪应明先生一样,想要一扇窗,一扇质朴的窗。
不同于他们,我不一定要北窗,我只希望有一扇窗,开在这小小房间的任意一角,不需要很好的朝向,只要在一天内日升月落中偷得半片星光与日晖,在这一偶的方寸之地中,引得几缕晨曦和天光。
我希望窗子前有一张书桌,沉淀着木头的芬芳,不需要昂贵的木材,也不需要洁净如新。即使桌面上有几道划痕,缝隙中有一点灰尘,可我却觉得,这样的书桌才有灵魂,蕴含着岁月的奥秘。
我希望我的窗户是木制的,跟书桌是一样的木头,窗子不用太大,只要容得下窗前质朴的景色就好。至于窗户上的玻璃,雕花的吧。这样,不用打开窗户,只需要看着窗子,那隐约的景色把窗子装饰,或深或浅的色块把窗子变得朦胧,推开窗子倒也变得可惜。
同老舍先生和洪应明先生一样,不奢求窗外一片碧波净水,湖光山色,也不奢求窗外车水马龙,金碧辉煌。只希望窗外有一堵江南的粉墙,青青的苔痕沿着岁月的痕迹,渐渐长上墙角。最好墙边还有空余,足够种下几片芭蕉,几支疏竹或几株茉莉,掩映着古老的粉墙黛瓦,顿生一种古朴的返璞归真之情。
我喜欢下雨时的窗子。不用开窗,雨的声音就从窗户间的缝隙溜了进来。轻轻地拉开插销,缓缓推开窗户,微风就带着雨迎面而来,带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不用特别做什么,只需要坐在椅子上,双手撑着头,什么都不想,望着窗外连绵的小雨,听着雨落在屋檐上的轻响,听房檐下鸟雀的歌鸣,听雨落在窗棂上的脆响,自己也仿佛和这样淅淅沥沥的小雨,融入在漫天的朦胧之中了。
我喜欢天晴时的窗子。若是可以,我希望我的窗子能刚好引天边的第一道晨光,暖暖洋洋的,懒懒散散的,洒满整个房间。当我伏案桌前时,窗子也能偷得一缕天光,灿烂却不耀眼,随着时光的流转,在我的笔头轻轻地流过。
闲时,我便会望着窗前灿烂的阳光,透过稀稀疏疏的竹叶,在地上留下细细碎碎的斑影。蓝天白云,粉墙黛瓦,青林疏竹,木桌小窗,正是我魂牵梦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