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

初一 状物 1555字
2022-01-28 11:37:07

褪去以往雄狮咆哮的气势,成了抚慰游鱼的清涟。好似是一条来自天边云霞的长河,源远流长,刚柔并济。这便是中国文化。

辜鸿铭先生说:“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善良。”我很喜欢这句话。传统“温良”文化滋养下的中国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温良”文化润色下的中国,热爱和平,礼仪之邦名扬天下。

这种文化,蕴含着无限的包容。以一股缥缈的神秘感和无限的延伸性,展现着一个民族的韧性。

曾经濒临危亡的一个国家,蜗行摸索而实现民族的飞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用着最勤奋的双手,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增长。从零开始发展科技,一鸣惊人,震撼了世界。

可是为了搞发展,我们放弃了太多内涵的文化。仅仅以学生们身上展现出来的为例。

一堂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以“我和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大多数人听到这个决定之后,表现出来的并不是文化自信,不是胸有成竹,更多的是对这一方面的迷茫。紧接着就是无话可写得抓耳挠腮。心里不觉有点可悲。坐在教室里的全部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却对自己的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其实并有些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之感,只能对着题目手足无措。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影响并不深刻。许多人也应外族文化却忘了狼烟四起拼死反抗的时代。

曾有人评论说“大连日本风情街、广东佛山一番街、苏州日本风情街、上海日式风情街加日本人学校,无锡中日樱花友谊林,杭州日本一条街、嘉兴岛国情调一条街,这些日本风情街组合起来都可以变成一个县了!说不定以后还有更多的风情街,你告诉我这不是文化入侵?”也许文化交错并没有错,文化之间的影响也是不可逆的。但是能容忍发生过旅顺大屠杀的大连有日本风情街的存在,这又是何意?因为金钱而忘记国耻吗?2021年9月18日,攀枝花以学生身着和服在校园里闲逛。这又说明什么?还不能说明文化入侵?思想的高楼危如累卵,外来文化的入侵麻痹了心灵,让人忘记了屈辱。曾经的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我们如何能忘?凶手妄图用时间掩盖过去,难道我们就只会眼睁睁看着?甚至助纣为虐为他国宣传洗脑一样的思想?

前人流了多少鲜血,只为了让我们挺直腰杆子,而我们后辈却自己跪下了。没有文化自信而盲目崇拜他国的文化,这是无知的,也是可悲的。璀璨的文明不能因为我们而陨落,千年的礼仪之邦也不能在我们这一代被忘却。

有很多人说日本人比我们更懂礼貌。对于此,我们可以置之一笑。反驳的话在一百年前就被想好了。

在《觉醒年代》中,清末怪杰辜鸿铭曾这样说:“中国人比外国人有礼貌,这是在全世界都公认的。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情绪。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懂得自己的感情,他们会将心比心,以己及人显示出体谅和照顾的特征。当然,外国人也讲究礼貌,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礼貌是一种没有芬芳的花。我们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名贵的散发着芬芳的香水儿。”我们有自己的铮铮傲骨,有自己最璀璨的文明,又何必向外人低头?文明礼貌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综合素质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去培养。我们已经不比他们差,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精神。只是物质基础在几十年前不比他们罢了。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四个字,“文化自信”。

可能当你接触拗口的古文时道苦连连,会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费精力去学习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古董思想,会与时代的潮流脱节,重蹈封建思想的覆辙,最终会成为时代的抛弃者。可是祖先传下来的文化,5000年智慧的结晶,为什么就不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有独属于自己的意义?留在血液里,刻在骨子里,这理应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字句慢慢的被读懂,你才会发现它的魅力。

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我们的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涉猎之广,令人叹为观止。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每一位学派都是人们的心血和智慧。起于秦;兴于汉;谋于三国;雅于两晋;战乱南北;富于唐;文于宋;广于元;勤于明而衰于清。绵延长垠的文化长河,我们了解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日韩文化,这便成了潮流。如若在这样的大潮流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变为日韩文化的傀儡,那我们这一代人是否就是使中华5000年文明失传的罪魁祸首?

长河随落日,滔滔河水翻涌,渐渐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