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猜四川的猫会不会品尝辣味佳肴?”
“那你也不妨猜猜,山东的猫是否精通驾驶挖掘机这项绝技?”
这两条俏皮的信息,如同初春的微风,轻轻拉开了我们兄妹间久违交流的序幕。我哥,那位刚从南方游学归来的研究生,带着一身风尘仆仆的故事,跨越千山万水,从沈阳的另一端,用这样一种幽默而温馨的方式,重新连接了我们之间的情感纽带。
他的旅程,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每一站都充满了新奇与惊喜。上海,这座东方之珠,成了他探索的第一站。他口中的小姨家,仿佛是一个被精致生活细细雕琢的世界,尤其是那位保姆阿姨,简直是现实版的“家政艺术大师”。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餐桌上已摆满了精心准备的西式早餐,午间更是丰盛,五色斑斓的菜肴,荤素搭配得恰到好处,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我哥对此赞不绝口,尤其提及那些他钟爱的菜肴,言语间满是幸福与满足。然而,这样的生活,对于我这个生活在泰安小城的人来说,无疑是遥不可及的奢侈。保姆阿姨的专业与勤勉,让人不禁联想到鲁迅笔下那位勤劳质朴的祥林嫂,但不同的是,这里多了一份现代都市的精致与高效。
谈及上海之行,迪士尼乐园成了不得不提的话题。在我有限的认知里,游乐场不过是游乐设施的堆砌,但哥哥发来的照片却彻底颠覆了我的想象。照片中,人潮涌动,仿佛一片浩瀚的海洋,即便是方特太阳部落这样熟悉的游乐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金发碧眼的外国家庭穿插其间,更是增添了几分异国风情。迪士尼的每一处建筑,都闪耀着童话般的光芒,让人恍若置身于另一个次元,而我所熟悉的方特,虽也温馨有趣,却少了那份直击心灵的梦幻与浪漫。
当然,上海的美好并非没有瑕疵。我哥也提到了城市的另一面——拥挤与喧嚣。高楼大厦如同密林般林立,让人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不免感到一丝压抑。特别是那挤公交的经历,更是让他记忆犹新。连续错过三辆车,每一次都只能眼睁睁看着车门在人群中缓缓关闭,那种无奈与焦急,恐怕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他笑谈那些平日里温婉可人的女孩,在挤公交时瞬间化身为“女汉子”,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都市生活的另一面。
随后,话题转到了四川。四川与山东,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域,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都大相径庭。我哥提到在四川餐馆吃饭时,菜单上随处可见的“麻”“辣”二字,让他这个自诩爱吃辣的人也不禁有些犯怵。他钟爱的是葱蒜的辛辣,而非辣椒的热烈,这份独特的口味偏好,也让他在四川的餐桌上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更有趣的是,他对四川人将大葱作为调味料的习惯感到十分惊讶,而在我这个山东人看来,这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我哥对大葱的痴迷,尤其是生吃新鲜大葱的习惯,更是让我们家人哭笑不得,但也正是这份独特,让他的旅行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当谈及这些天的所见所感时,我哥不禁感慨:“还是咱泰安好啊!”这句话,简短却饱含深情,不仅是对家乡的眷恋,更是对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酸甜苦辣的深刻感悟。而我,也在这份遥远的共鸣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安宁。
通过这次交流,我仿佛也随着哥哥的脚步,走遍了千山万水,体验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每一次的欢笑与感慨,都化作了我们兄妹间最宝贵的记忆,永远镌刻在心间。
教师点评:作者巧借兄妹间的对话,将哥哥游学归来后的所见所感加以分享。从上海的精致生活到迪士尼的梦幻体验,再到四川的独特饮食文化,丰富的见闻让文章内容多样,亦充满了新奇和趣味,令人深受吸引,而由哥哥的视角展现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差异,也让文章多了几分辩证、探讨的意味。,不过,文章存在较为显著的问题:缺乏立意。注重分享见闻,但文章不能只停留在分享上。读者对游玩经历或许感兴趣,但更感兴趣的是作者为何要将哥哥的游玩经历分享、写成文章。因此只介绍浏览、游玩所看到的、体验到的,没有由此而深入,探讨这些体验为何想让你动笔创作,这些经历让你有了怎样的想法、思考,或者此番研学对于哥哥,或者对于你、对于兄妹感情、兄妹成长有怎样的意义或价值,便不免让文章陷入“走马观花”的浅薄之中。作者可以结合上述要点,对文章再做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