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是人们喜爱的休闲食品,也是家乡的特色小菜。
在家乡众多传统美食中,最让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的非臭豆腐莫属。
臭豆腐是由一寸见方的,压板豆经翠绿的霉苋菜的汁液浸泡而成的。作为休闲食品,油炸的臭豆腐色黄,皮脆,肉嫩,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臭味。金黄的表皮上有一层密密的细孔,似乎是裹了一层鸡蛋黄才炸出来的,配上外面刷的一层鲜艳的辣沫,豆瓣酱,咬上一口,外酥内嫩,微咸却鲜,不臭返香,回味无穷。
大街小港经常可以看到一辆三轮车上放着一只三星煤炉。煤炉上架着六分满的油锅,旁边的小挤上搁着辣酱等调料,扁扁的塑料篮兜里是一块块洗净的臭豆腐,上面敷着洁白的纱布。系着白围裙,手持长竹筷的卖主不时地捡起几块,缓缓放入锅中,然后用竹筷拨动几下。"滋啦""滋啦"声音,顿时绽开了一朵朵油花,空气中也因此而荡漾着一缕带着微臭的香气。相亲引来路人,有的驻足而视,有的则掏出一枚或几枚硬币。炸着,一边接过钱,一边用竹签穿好油炸臭豆腐递过去。那金黄的臭豆腐,一口咬下去,脆脆的外皮,帮我的是鲜嫩细软的豆腐,既可品味,又能充饥。但大多数的顾客并不着急先吃,总是按照自己的口味配上调料:或涂上红酱,或抹上辣沫,或索性来个甜辣大杂烩。
而作为小菜的臭豆腐,则是蒸着吃的。
清水洗净后,一块块的装在盘子里,浇上麻油,放些酱油,味精等调味品隔水蒸。等香气溢出后,掀开锅盖,此时一块块的臭豆腐以这样的融为一体,不再像油炸的那样,菱角分明了。假如你用筷头一戳,金黄色的油花便会"吱"的冒出来,让你食欲大开。
家乡的臭豆腐本是农家的常见小菜,可如今已是高级酒店的座上贵宾,是人们吃腻了鸡鸭鱼肉后的时尚美食。他已不再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家碧玉,而是和黄酒一样,形成了绍兴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教师点评:对于“家乡美食”这一事物的介绍,若要达到细致、到位,则应做到“不止是美食”。这主要是因为“家乡美食”这一事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食物,更是家乡特色的一种代表。也就是说,我们想更好地介绍家乡美食,不仅要留意食物本身的特点,还要关注食物与家乡、家乡特色的联系,尤其要凸显出美食“因在此地才拥有”的独一无二的特点。作者在文中对家乡美食臭豆腐的介绍就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对臭豆腐的外形、味道、口感等特点做了详尽的描述之外,作者花费了更多笔墨去呈现在家乡人们制作、品尝臭豆腐时的独特场景——油炸的臭豆腐通常出现在停放于街头巷尾的三轮车上的油锅里,卖主会手持长筷在旁娴熟自如地烹饪,人们会你来我往、熟门熟路地购买、食用;作为小菜的臭豆腐则盛在盘子里、放在蒸锅中,不论是滋味还是外形都有所不同。于是,不仅有烟火气息在作者的笔下升腾,更有作者家乡的人们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风俗喜好上的亮点在文字中闪耀,我们便不只是对臭豆腐这种食物有了认识,还对绍兴的传统文化、饮食特点有了了解,文章所蕴藏和所展现的,也因而更为丰厚、多样、精彩。很棒!作者还可以对文章的层次做一定的优化,让介绍更加清晰、分明。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