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成为眼镜的奴隶

初一 应用文 862字
2021-07-02 07:01:57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白居易游钱塘湖看见的初春图;“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是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看见的繁花图;“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看见的暮色图。试问:如果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又该怎么去感受多彩的世界?

作为一名资深的“眼镜”,我觉得我是很有发言权的。一旦带上了眼镜,就舍不得取下了,因为缺少眼镜的世界,是模糊的、充满欺骗性的。有一次在老家,走向厨房,发现地面有一块不正常的凸起,应该是小片的瓷砖吧。正当我习以为常地走过去,脚下一滑,手中的碗险些遭遇破碎的结局时,稳住了,心里却是止不住地嘭嘭直跳,太吓人了。偶尔,也会将黑色的垃圾袋当做不明生物,走近研究,相当滑稽。

这样一句玩笑话,“五米之外雌雄同体,十米之外人畜不分。”深有感触。一次和母亲去超市买东西,同样是没带眼镜。我凑近水果一点一点观察它们的品相如何,不经意抬眼,看见不远处的女孩,挺像我曾经的同班同学,是不是呢?要不要打招呼呢?算了算了,不戴眼镜看不清,认错人了都尴尬,我匆忙地一掠而过,收回目光。终于挑好了自己想要的水果。“Hi。“女孩率先和我打了招呼,我乘着起身的时间,眯着眼睛,努力使自己看得更清楚一点,是了,我笑着回应。

有人毫不在意地说:“戴眼镜也挺好看的。“是的,长时间戴眼镜会变得“好看”,原本高耸的鼻子,会变得有点低|矮,甚至变形,影响面貌。不仅如此,戴眼镜也非常不方便。试问:跑步时鼻梁上有个晃来晃去的东西,还比较贵重,会不会很担心、麻烦?而且,长时间戴眼镜,会引起眼睛过度疲劳,更有甚者,眼睛会出现红肿和疼痛。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如此。十几年前,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儿的照片,让许多人记住了她——苏明娟。她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的大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正是她眼睛里传达出来的那种渴望,感动了许多人,她也因此拥有一条通畅的学习之路。

说了这么多,不得不提一个词一一爱眼,它同样是国家对未成年的关怀和重视。在2021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也可以体现。比如,安徽试题中就有关于爱眼的内容。据统计,有超过50%的中小学生在小小的年纪就带上了沉重的眼镜,这是一个多么发人深省的数字,除非做手术,他们一生都难以摆脱眼镜的桎梏。当然了,爱眼不止是未成年的“必修课”,也是成年人需要重视的地方。不低的近视率,警醒着我们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

朋友,“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爱眼,从今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