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屋,我的梦

初一 议论文 1338字
2024-02-14 17:13:41

萧瑟的秋风唤醒明月,灿金的树叶装点彩虹。暖阳渲染我的书屋,书屋勾勒着我的梦。——题记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在我六岁时便已开始读书。

六岁的秋天,我很羡慕哥哥可以有自己的书屋,虽然简单朴素,却摆着一排排书。记得有一次,我因走楼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脸被划破,从而缝了十几针,当时我非常害怕。哥哥便送我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并介绍:“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可能说的便是海伦·凯勒吧!”“清风”好有诗意的名字,可这是什么意思?”“你自己读吧。”从此,我读书就是为了寻找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讲了海伦凯勒变成一个聋哑人的生活,她对生活充满失望,一蹶不振。后来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慢慢慢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爱。后半部分介绍海伦·凯勒的求学过程的艰辛和她坚强的个性,她结交了许多朋友,学会了说话,写作。她在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哈佛大学。她不畏困难、毫不屈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不可动摇,使我对“清风”有了初步了解。

于是,我又读了《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孤身一人生活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经28年之久,终于返回故乡。他面对现实、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使我佩服。读《钢铁是怎样炼详细批改成的》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又到双目失眠的小说家。成为一块坚强的钢铁。我明白精神如钢铁一般,钢是在烈火与骤合中铸造成的。终于,我找到了答案,清风可弱可强,弱时便可如妈妈抚摸一般温柔;而强风又像猛兽般凶狠,让你无法抵抗。海伦·凯勒正如清风,他强任他强,海伦双目失明,无法听到声音的条件下。她努力学习,掌握了五国语言,写出震撼世界的具有鼓舞精神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清风拂山岗!最终,海伦蓦然回首,从一个可怜的女孩到一个坚强不屈的自己,已越过重重山岗,不禁一笑,抵消了过去的一切困难和挫折。

从此,我的读书变成了热爱与追求。

我十一岁的秋天,终于有了自己的书屋——书桌与图书馆。书桌不大,只是秋天的一角,却是我的整个青春,它靠近窗边,我喜欢打开窗户,任由清风明月洒在我桌上;阳光很淡,却很醇,浅浅地斟在我的书桌上。鲁迅有三味书屋,我给我的书屋起名为“杂味书屋”,在那可以赏语言忧美,品人物情感,赞人物精神等。近几年,家乡也建立了图书馆,我经常去读书。那里有很多同我一样的青年,对书和知的热爱、追求。我读过《巴黎圣母院》《克雷洛夫寓言》《紫疤》等书,也算明白丰湘羽的《人与书俱老》中对书的热爱。其中《红岩》一书令人大饱眼福。《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在狱中英勇战斗,最后惨死的故事。其中,丁长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不仅是朴实乐观的农民,更是一位坚定革命的工作者,农民武装的领导。

我喜欢书给予与我的梦。她如阳光酿成的琼浆,浇灌我青涩的梦想。梦如河溪,尽情流淌,洗净每一块沙石,浸透每一抹夕阳,走过每一个地方。梦想,带着芬芳,尽情奔放。

华丽的文章落下帷幕,是书促使笔尖在纸面上翩翩起舞。梦,在金秋十月;梦,在诗和远方;梦,在云中深巷;梦,在那个飘散清香的地方。

梦,在我的书屋;我的书屋,铸造我的梦。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