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穿过拥挤的人群,窥见那一座座高楼大厦,怎样在这么个数字信息的快时代中平稳自己的内心,感受生命的不同。或许,穿越时空的隧道,感悟大自然才能有所体会。
感悟大自然,体会生活的顿悟,从繁华官场脱身,陶渊明的一生看似平淡,但却无比的伟大。通过“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倾诉,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摆脱我们世俗生活的魔咒,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学者费勇说:“学会如何生存的我们,却永远没有学会如何生活,我们迷失在了手段,也忘了无论多大的事业。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是啊,在这信息发展极快的时代,大多数人是为了赶路,而中途停下来的,的确是少之又少,这才错过了沿途的风景。
感悟大自然,体会人生理想境界。游览赤壁水上浮光,远接天边河水中的赤壁雄伟高大,虽被贬到外地,苏轼仍然是一种放松自然的状态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被贬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被贬到海南,他说海南万里真吾香,也许生命的力量,才能体现在失意时的坚强与潇洒,苏轼的人生境界,或许正来源于此,来源于江河的无穷无尽,来源于高山的雄伟高大要来源于那杯杯美酒。
感悟大自然,体会心灵的净化,人类都生活在大自然里,如天地之间的沧海一粟,又如每天忙碌搬运的蚂蚁。奔腾不息的大海,连绵起伏的高山,一望无际的草原,广袤无边的田野,都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遐想,四季更替,昼夜变化,潮起潮落,鸟语,都会让人浮想联翩,不是要看河吗?你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是要看山吗?你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是要看鹤吗?你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
我们终其一生并不是为了去赶为了赶路而赶路,而是在赶路的途中去欣赏途中的美景,有那么一点点感悟,当你穿过了拥挤人群,无路可走时候,不如找一块儿石头坐下来。既感悟自然,也感悟自己。既拥抱自然,也体会人生。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文笔优美。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