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耀——中国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初一 议论文 741字
2024-02-01 11:29:05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责任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对亿万苍生的责任与担当;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整个蜀国的责任与担当;林则徐“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对华夏民族的责任与担当。古人都有责任与担当,一心为国而仇,比如陆游的《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下的绝笔诗,他在临终前没有看到宋国军队平定中原的时候,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国家的责任与担当,郑板桥曾说过:“家国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生死,字里行间流露出国与家每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对侵略者的讽刺之情。

记得有一个影片,那边防兵自称为老兵,那个主人公问道:“你在这里坚守岗位多少年了?”老兵答道:“我虽然不知道,但是它知道。”他说着指了指脚下的疆土,那个主人又问道:“你在这里孤独吗?想家吗?”老兵答道:“孤独,一开始是有的,但渐渐的就习惯了,家嘛,哪有人是不想家的,只是我们对这里的责任与担当放不下呀。”那个主人公诚恳的问道:“是怎样的责任与担当,让你坚持下来的呢?”老兵更加坚毅的说道:“如果你像我一样19岁就到这里坚守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头都是我们的战场,我们的坚守不仅是让国家不在这里而担忧,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继续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当下。”那个主人铿锵有力的说道:“老兵,李顺溜接岗。”

因为有了人民解放军的日夜坚守,才有了我们和平安定的生活,我们的责任与担当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解放军在遥远的边疆日夜坚守,年轻人应该是好好工作,培养后代,为国孝力。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人民解放军的日夜坚守。

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冲散阴霾、乘风破浪的力量之所在。

教师点评:文章思路流畅,取材真实,文笔流畅,立意深刻,情感真切。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