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笔墨里的江湖

初一 议论文 607字
2020-06-27 11:56:04

笔杆虽小,文辞虽轻,笔墨之下却是历经万河干帆后的酒脱,是栖身刀光剑影中的豪迈,是沉积于心、内化于骨的本真。一生经历与一身精力,化成了那诗书笔墨下的江湖。

官场受挫,“乌台诗案”后,三年黄州路,偏远荒陋,气象昏昏。被冤被贬,处江湖之远,常为衣食担忧,苏轼化身为农夫,持锄躬耕。仕途不顺,本应是极其艰难与困窘的日子,但他却说:“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哪怕是曹操、黄祖这样的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一闪而过、随风消逝,那些官场之事,又有什么可争论的呢?他笔下的江湖,是超然物外的自由与陶然,是何必与他人争论不休的洒脱。

同是受挫,李贺笔下的江湖却依旧意气,更添激愤。他本有一身才气与志气,无奈考试不中受挫而归。怀才不遇、体弱多病的他却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虽是书生,却急于亲上战场杀敌建功。急切、无奈、愤德,几种情绪相互纠缠,充斥在心头,凝聚在笔尖。他笔下的江湖,有烽火狼烟,有铁马冰河,有有志男儿纷纷于边疆报效家国。

应海沉浮,有人无奈被弃,也有人自愿归家。这是暮年的文微明。前半生致力于追求功名,企望在官场一展伟业。却在为官四年后不堪官场黑暗,解甲归田,潜心于诗文书画。酒醉兴起,提笔挥墨,他说:“世事有千变,人生无百年。还应骑马客,输我北窗眠。”人们醉心于追逐功名,又有何意义?不如同我一起安眠。他笔下的江湖,有书斋一间、枯灯一盏,有诗书数卷,还有红杏枝头、人间杨柳色。

这就是他们的江潮,充盈于心,外化于笔。此中,无人事喧器,无尘世浮华,装着他们现实受挫后的英雄梦想,含着他们在看遍世间纷扰后仍然坚持的人生理想,书写着他们所想所敬的世人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