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廉洁如寒冬雪梅,不言自芳;有人说,廉洁如岁寒松柏,四季常青;有人说,廉洁如葱茏翠竹,傲然挺立;而我说,廉洁如镜,有人散开胸襟面人,有人畏头畏脑,始终不想看见镜中的自己。
——题记
廉洁,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宋朝的周敦颐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连而不妖”。明朝的于谦也说:“清风两袖朝天去,莫得阔阎话短长”。由此可见,廉洁是中华传统中最主要,也最重要的美德。有了它,人的品格就会变得高洁;有了它,社会上就不会有乌烟潭气之风。所以,廉洁,无论古今,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品质。无论何时,它与社会都密不可分。那么,让我来谈一谈我眼中的廉洁文化。
廉洁,顾名思义,廉是清廉,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自古到今,无数名人志士因为廉洁,名垂千史。于谦的“两袖清风”,石猎的“大义灭亲”,包公的“大公无私”,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无数人为廉洁而奋斗,而追求。他们将廉洁作为一个人道德规范的最高境界。为了廉洁,他们舍弃了小家;为了廉洁,他们抛弃了利益;为了廉洁,他们屏弃了生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正如司马迁所说,这些名人志士虽然早已逝世,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荡漾,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这是廉洁的力量它穿透千古;这是廉洁的光辉,它冲破时空。
转入现代,虽有周总理的“艰苦朴素”,虽有马寅初的“拒绝打关”,但在每一个人心中,廉洁这个名词的光环似乎不再那么耀眼,不再那么壮烈,不再那么震撼人心了。在人们心目中,高尚的代名词不再只是廉洁,而又添入了刻苦、坚持、乐观、不屈、奉献、忠心等种种美德。在如此多的高尚品德的代名词的笼罩下,廉洁这个名词显得不再是那么夺目了。但是,我想,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进步,廉洁就是各种优秀品质的内涵。廉洁是一种底线,是一种浩然正气。如果没有廉洁,别的优秀就无从谈起。别的优秀品质或许会改变、消失,但廉洁永不消失,永不改变,它经久不衰。只要文明社会还存在,它就一定会存在。原始社会如此,封建社会亦同,现代社会也是如此。我想,一种美好品德的延续也是这样吧!尽管时代会不断改变,新的品德会不断涌入。但只要它受人肯定,受人支持,即使在时间的长河中被磨去了光辉,即使被深深地埋藏在人心的深处,但只要被人重新发掘出来,就会像当初那样,再一次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茫。
廉洁,它如金,在有德人心中,它比金还贵重三分;廉洁,它如土,在贪污者心里,它比土还轻贱三成。廉洁,它如镜,它将全世界的人分割成两类:有道德的与无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