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初一 议论文 724字
2023-09-24 17:29:53

海纳百川

《菜根谭》有云:“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几大世界?”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徜徉人生长径,或有人心如隘谷,于一叶障目间锱铢必较,终为浮云遮望眼;或有人胸襟宽阔,容世间之不平,终拨云见日,行稳致远,由此观之,海纳百川,人生之路才能长远。

“海纳百川”一词在唐玄宗身上体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继位初期,他励精图治,勤而不辍,重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能之才,更是虚心纳谏,然而,随着王朝国力越发强盛,唐玄宗的娇纵之心也越发膨胀,对待批评自己的人越发小肚鸡肠,甚至任人唯亲,最终导致国力衰弱。由此可见,海纳百川成就了玄宗,嫉贤妒能也覆灭了唐王朝。

海纳百川,体现了一个人的大局观念。战国时期名士蔺相如因护国有功,官拜上卿,居于廉颇之上,这让廉颇不由得气愤不已,因此他三番五次侮辱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曲解,蔺相如不但不据理力争,反而故意躲避。他的门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道:“如果我和廉颇将军把注意力放在这些小事上,其他的国家会因为我们内讧趁虚而入。那么就会影响国家的安危,这样是万万不可的,所以我才避开他。”也正是蔺相如心系家国,以国之大者为己任的浩然胸怀,才有了“负荆请罪”的美名传世。

“不拘一格降人材。”诗人龚自珍发出如此疾呼之际,正是清朝末年山河日下,百业凋零之际,面对风雨飘摇的山河,清政府统治者仍旧昏聩无能,以狭隘的心胸闭关自守,拒绝睁眼看世界,追随世界潮流的发展,而龚自珍的疾呼,也深刻地警醒着我们:唯有海纳百川,才能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有人会问,大海为什么能容纳百川?原因便在于,大海深知自己发源于涓流,因此不傲于江河,漫步人生,唯有以海纳百川之精神兼收并蓄,才能成就平畴沃野,海晏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