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则行有所修

初一 议论文 627字
2020-06-24 23:58:17

敬畏,是对天空以高贵的姿态俯瞰万物的感叹;敬畏,是对大海用宽广的胸怀接纳百川的醒悟;敬畏,是对大地怀平等之心养育生命的赞美。

“举头三尺有神明”告诉我们要有敬畏之心。人正是心怀敬畏,才有了顾忌,从而避免了狂妄和骄横。

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身影走进视线:唐太宗一袭长袍,坐在朝堂上,问一位大臣,黄河洪水对沿岸百姓的影响。听到有上万亩粮食,付之东流,百姓苦不堪言时,眉头紧锁,愁容满面,汇报的那位大臣,跪着,汗不停的流。一会儿,唐太宗竟昏倒在龙椅上,朝堂上混乱一片。片刻,太医救醒了唐太宗。唐太宗下令将国库中的粮食发放下去,以便让百姓度过荒年。朝上的大臣纷纷劝阻,但是唐太宗仍推行下去。他说:“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大臣听后纷纷点头。唐太宗正是认识到了百姓的重要性,所以对百姓有所敬畏,从而造就了千古盛唐。有了敬畏之心,才能让自己的行为有所改正,使自己变得有修养道德。

再将视线投向当下,我看到这样的惨况:一辆公交车与一辆轿车相撞后,冲破护栏沉入江中,造成15人死亡。在人们对失去的生命惋惜之时,舆论对女车司机纷纷围攻。 而真相是:一名乘客坐过站,要求司机违规停靠,没被允许,与司机发生肢体冲突,导致公交车失控坠江。类似事件举不胜举,在事件中如果能遵循法规,懂得敬畏生命,惨况便不会接连二三发生。因为当事人没有敬畏生命,导致了更多生命的逝去,只有我们心存敬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才能让自己不再任性、骄横。

没有敬畏之心,便以为自己与天独大、与宇宙同大,这样就会变得任性,行为没有限制和修正,这样的人难以成功。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让我们心存敬畏,进而修正自己的行为,成为更加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