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柑缘
□□石黑一雄曾空喟长叹:“身处一个科技爆发,沟通无限的世界,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史无前例的孤独无助。”揆诸彼时,许多人有远知天下之志而无近处邻里之情,置身人间烟火而否知灯火之可亲。故此,吾侪唯计作暗夜通明者,能遏舟于无限远方,亦可惬享现世之福祉,纵使踽踽独行于厚茧重重,蹁跹的眸子仍能劈开线上线下之隔膜,闪烁着灼灼朝曦。
□□科技推动了语言沟通,却隔断了人对世界的真实触摸。信息洪流滚滚来袭,无数人不抵裹挟,沉浮其中。现代工业和信息提供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人们时常沉迷于网络而抛弃了现实中的温情,行存于自我的狭隘而全然不知。他们以“理性需求”为刃,以“洞悉世间”为标,坐落在信息收割的圆桌贪婪吞噬着所谓的潮流,身处一居一室,也“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光鲜亮丽,“理性”而前卫的外表下,那颗鲜活的人心早已不知流淌的是人间之冷暖还是孤独之囹圄。他们得到了一时欢愉,却把人最重要的情怀留下。虚拟的满足挖空了实在的充实,抛弃了亲情,疏远了友情,隔断了人情;一日醒于浮生一梦,到头来只能孑然一生。岁月带走了物质的残骸,而那餐腥啄腐的残缺灵魂只能永远困囿于“阔约”而孤独的困顿里。
□□浮沉于信息河流的汹涌澎湃,一份清醒与理性始终是最坚实的桨。身处于信息时代,我们并不否认使用网络,接受信息。然而我们所倡导的应当是一种清醒的欢愉。试问杨丽娟若能理性上网追星,又何能使其父自杀身亡?试问某些明星的狂粉若能保持清醒,又何能将国家之耻辱当作儿戏?凡此种种,无不是盲目沉迷网络而无法自拔血淋淋的后果。网络终究是虚拟的,盲目追随虚拟而抛弃了现实,对当今人文精神衰微的社会,到底是灵魂的净化还是精神的降格,不是一目了然吗?故此,唯有我们适当地使用网络,在清醒的意识下追寻自己的欢愉,在理性的光辉下填补自己的虚无,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这一“特殊”时代的胜者。
□□踱碟于漫漫长路,网络虚拟终究只是海市蜃楼,唯有现实中的人际人情才是我们一直走下去的依托。从盲目无脑的追星到在“羊群”中追寻着时代潮流,虚拟网络所给予人的快感,只能满足一时的欲望。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曾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电视人”,放眼如今,“电视人”已经进化成了“网络人”“手机人”。沉溺于虚拟空间,只会使身份构建逐渐单一,灵魂填满着不真实的快感。然而,现实的温情,才是填补了灵魂的空虚,解脱灵魂囹圄的良方:家人亲情予我们以前进的希望,厝里厝外的协持让单调的生活有了活力。把脚迈进现实世界的土壤,孤独的灵魂从此不再哀嚎,人生从此不再流于黄粱一梦,生活从此有了它应有的声调。
□□斩破网络囹圄,俯仰冷暖人间。愿你我从信息茧房中逃脱,在现实的温情中找到心灵的慰藉,细细体会那人世美好。赋予暗夜洪流以烈阳绚烂,于心间端一杯人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