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守本我且知变,兼听他你不随流

初一 议论文 1134字
2023-09-08 19:46:32

□□文/柑缘

□□人作为“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因为拥有了思考的感受而诞生了思维的概念,以当作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反映的代名词。错误的思维导致了人对客观理解的谬误,正确思维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对此,某句话告诫我们:“一个人的成长要警惕两种思维:我一直都这样想;大家都是这样想。”在革新自我下的自信,在脱离大众下的聆听,我们的思维定会在其中升华。

□□思维升华的第一步是摒弃自我固化思想,用革新的姿态奔赴邀约。“一直”思维所带来的危害在于其对我们思维的模板化,令我们失去变通能力。昔日清朝炮火连天的硝烟下是朝廷闭关锁国的“一直”;今朝文革践踏民主的悲壮下是人们封建思想的“一直”。单一地保持过去的方法并不可取,也正如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抑或是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固执己见的思维方式无法时代发展的变化里存活,自我革新的反省我们才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无常。

□□但“一直这样”不一定是固执己见,反而会是对自己选择的坚持。无论是个人,团体乃至国家都需要有人“一直”的坚持。樊锦诗对文化的“一直”恰使敦煌壁画重新发扬;任子威对梦想的“一直”帮助其在冬奥再创辉煌。“一直”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激励着我们向初心前进,不会半途而废。“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正是其意义的最好诠释。当然,这种“一直”是建立在前文“变通”的前提下的,我们需要的是明智的坚持和适时的改变。

□□当我们坚持自我时,实际上就在脱离“大家”思维的束缚。不被他人的意志所埋没的人是顽强的,不被“墙头草”所影响的人是有本心的。往日陶渊明作别官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返璞归真觅超然;反观如今人们在大数据下因一句话的风向偏转。不随世俗的思想难能可贵。正如梅花在寒雪漫天,百花凋谢时秉持自我的高洁而留满清气,独善其身是我们立足世俗、放眼客观的秘诀。“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当今随波逐流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会人们的常态,因此,新时代的我们更要学会从大众里脱离出身,明确自我的方位而屹立在舆论洪流之间。

□□不过前文提及的“革新”思想也在要求我们不随波逐流的同时要善听,择优。闭塞外物一切声响我们只会踽踽独行,而智者更善于倾听他人的声音。从唐太宗的“以人为镜“思想带来的大唐盛世;到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态度锻炼的渊博学识。从他人角度汲取的知识往往对自我有着很大的滋养,听取他人合理意见对自己也有着大的帮助。这更警示着我们不要盲目从众,同时不要死板于自我,我们应该有理性的眼光,利用他人正确的经验去填补自己的漏洞。

□□“一直”思维的自我固化不可取,但其坚守亦不可弃;“大家”思维的失去主见不能有,可其聆听也不能失。我们在“一直如此”的时候尚可以有“大家如此”的想法,二者相辅相成之下的我们定能够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明守本我且知变,兼听他我不随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