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韵一直都在

初一 议论文 578字
2023-07-08 09:40:15

无论是一杯金樽清酒,还是一坛陶缸浊酒,都透着浓厚的米香,透着泱泱中华5000多年的历史,更透着这几千年来数不胜数的文人们淡淡的墨香。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他,是陶渊明。陶渊明的一生都以酒为伴。无论是为官时的清酒还是辞职归隐后的浊酒,都被他看作挚友一般。亲旧们也知其如此,常常置酒而招之,陶渊明“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他“既醉而退”,也“曾不吝情去留”。杯酒下肚后,他诗兴大发,便立马铺纸磨墨,提笔就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他,是李白。酒也是李白的挚交。李白一生都以酒为伴,那独对明月,月下独酌的自由清闲——是怎样的美好,又是怎样的悲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太白早已将痛苦和孤独永永远远地抛在了失忆的那一天,而自己喝酒早已走入了另一个世界。那是怎样的世界?那是一个没有阴险小人,没有纷争,没有算计的世界,只有他,只有酒,只有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诗仙的自由之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是欧阳修。“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醉翁也”欧阳修不像陶渊明千杯不醉,不像李太白嗜酒如命。他把酒作为一种寄托,寄托他的山水之乐,寄托他的与民同乐,醉时他玩的尽兴;醒时他便用文字记述快乐的感受。就让我们得以一窥“六一居士”的“醉翁”风采。

在千年的中华历史中,酒韵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