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星星之火,铸未来发展之炬

初一 议论文 1117字
2023-06-17 09:34:20

从“神州”遨天到天宫“驻天”,从“嫦娥”登月到“天问”探火,从4G追赶到5G领跑,中国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让人不禁思考:是什么火光点亮了如此辽阔的原野?

是个人奋斗吗?刘虎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跑烂鞋底子,磨破嘴皮子”,不仅将“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体现在改水的每一个环节,也将矢志不渝的为民之心刻印在管线经过的每户人家,成功让47万各族群众喝上“幸福水”年过八旬的吴天一还在继续“跟高原病较劲”,带着心脏起搏器的他仍坚持在高原上开展医学研究工作。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创造了高原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正是如他们般成千上万个努力奋斗为社会国家作出贡献的人捧着一束束微弱的火光,无数微光同样能照耀中华大地。

是团结合作吗?一滴水太易干涸,那就汇入大海;一棵树难抵风雨,那就站成山林。正是每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小,我们才会汇聚在一起,用团体的拼搏精神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光芒。地震、洪水、瘟疫总是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它们粉墨登场,势必嘲笑人类的弱小。然而天漏则补,山挡就移,神话中的中国人绝不服输。一个地方爆发疫情八方支援,一座大山着火了人民可以筑起防火长城,一个地方地震了排除万难,即使“飞夺泸定桥般的救援”也要救出同胞,现实中的中国人也能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创造奇迹。聚沙成塔,无数个渺小的个体聚在一起就拥有了雄厚的力量。无论是航天事业或事5G创新,其背后为中国这把火炬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的正是无数中国航天人、科研人的数十载奋斗呀!

然而,任何时代总有不足,光明之下难免黑暗,许多年轻人因此对社会充满抱怨,甘愿“躺平”“摆烂”。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们只知索取,忘记了自己应当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君不见,疫情爆发之时,钟南山院士身先士卒,带领医疗队研究传染特征、制定防疫政策,为战胜疫情争取宝贵的时间;君不见,脱贫攻坚之中,黄文秀放弃优渥的城市生活,踏遍山林,带领近百户乡亲成功脱贫。正是建设家国的责任与担当,一个个普通人在黑暗中挺身而出。他们本不是英雄,却成为了英雄,是因为他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就曾说:“此后如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如一点火光点燃另一点火光,终将照遍这大好河山。

星星之火何以成炬?我们生逢其时,国家和时代为我们创造良好的条件,但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躬身出局努力奋斗的还是他所承担的责任。当今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此时的我们,要把个人的能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相结合,紧密团结、精诚合作,承担责任、代代传承,才能让这把火烧得更旺、更久。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让我们点燃心头这把热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教师点评:文章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文章结构尤其严密,这也让文章的论述在清晰有序的文字中展开。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